图片首页 | 实时播报 | 活色生香 | 长江商报拍客 | 午后浏览 | 美图精选 | 图片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频道 > 图片故事 > 传奇主持人华莱士逝世 曾采访邓小平江泽民及普京

传奇主持人华莱士逝世 曾采访邓小平江泽民及普京

2012-04-12 10:01:14

华莱士在接受采访曾说过:“我的墓志铭?我希望这样写‘他粗鲁,但是公正’。 ”在他6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接受过他采访的,既有各国政界领袖,也有商业巨头、民权领袖、小偷和骗子。声名显赫之辈和臭名昭著之徒,都是华莱士节目的客人。

“无惧、无耻,但极棒”——这是熟悉华莱士的人给他的评价。他喜欢穷追猛打式的采访方式,他对新闻的执著到了“顽固”的境地。美国舆论界对他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人说他是正义的化身,完全履行了“正直、顽强、公正”的新闻承诺;反对派则送他一顶“胆大妄为”的帽子,弦外之音是,他是一个少有的麻烦制造者。

能言善辩与新闻结缘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在其网站上称,华莱士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家保健机构内去世,他近年来居住在这家机构内。华莱士很早以前就有心脏病问题,他在20多年前就装了心脏起搏器,还在2008年做过心脏手术。华莱士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这是一个典型的波士顿市民家庭。年幼的华莱士在女生面前的表现欲分外强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找到了表演的乐趣,他的音乐老师迪克森说:“华莱士的音乐天分仅次于他能言善辩的口才。”

华莱士在大学一年级末被人推荐,首次走进大学电台。毕业后华莱士选择留在底特律的一家电台。到1940年,底特律的小电台显然已经容纳不下华莱士大展拳脚,此时已小有名气的他携带新婚的妻子诺尔玛·嘉比进军芝加哥。在芝加哥,华莱士淋漓尽致地施展了他征服听众的才华。刚满23岁的他一夜之间变成了“风城”最受欢迎的表演者,读报者放下了报纸,主妇们忘了针线活,孩子们更是睁大双眼……他们全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华莱士的节目。

专访过众多风云人物

1950年,华莱士与妻子芭芙一起迁居纽约。“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向观众敬献迈克及芭芙迈克·华莱士和芭芙·科贝。”这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向听众首次推介华莱士。华莱士是美国著名记者,他曾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电视节目《60分钟》长达38年,之后于2006年退休。在他主持节目期间,先后共做过800多个独家调查性新闻报道,并曾在历史性时刻专访过著名黑人民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美国总统肯尼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伊斯兰革命领袖霍梅尼等风云人物。报道称,在华莱士的职业生涯中,自肯尼迪总统开始,到克林顿总统为止,他采访过所有历任美国总统;他任内唯一没有采访的总统是乔治·W·布什,华莱士讽刺他为“林肯以外另一个永远坐在原处的总统”(林肯的雕像是坐着的)。1986年9月2日与2000年8月15日,华莱士分别采访了中国两代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

曾饱受抑郁症困扰

镜头前的华莱士总是锋芒毕露,自信无限,但他承认:“我从来不是一个拥有强大能量的人。 ”在CBS华莱士回顾特别节目《我是迈克·华莱士》中,华莱士向同事莫利·塞弗承认,自己曾经长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噩梦始于1981年。华莱士做了一期后来给他带来巨大麻烦的纪录片“没有算在内的敌人:越南的欺骗”。节目播出后,威斯特摩兰以诽谤罪将华莱士和CBS告上法庭。官司打了4个月,最后CBS道歉,威斯特摩兰也放弃了1.2亿美元赔偿的要求。

那年秋天,华莱士几乎每天都必须列席法庭,坐在被告的位置。 “听着自己和同事不断地被叫作说谎者、造假者甚至叛徒”,这对华莱士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折磨。华莱士越来越沮丧。他整夜失眠,开始吃安眠药,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情绪的极度低迷一直持续到当年冬季。和第三任妻子结束了近三十年的婚姻之后,华莱士又开始独自一人生活。幸好这时有了玛丽·伊兹。玛丽的前夫特德·伊兹是华莱士的同事和搭档。 1967年,在拍摄以色列和阿拉伯的六日战争新闻时,伊兹在东耶路撒冷中弹身亡。华莱士和玛丽最终走到了一起。 “如果不是她的爱和支持,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