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共享1.56亿资金扶持;人才计划首设金融、管理类人才
本报讯(记者 马秀佳 通讯员 杨烁 李铮)156人(团队)入选第六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共享高新区1.56亿元资金扶持,这也是武汉市单笔最大引才奖励。昨日上午,武汉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签约仪式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据悉,本批人才计划首次设立金融、管理类人才。高新区人才办负责人介绍,此举意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金融人才,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3551光谷人才计划”分为优秀人才项目、重点人才项目和领军人才项目,人才(团队)根据不同的入选级别可累计获得100万元、300万元、600万元的资金扶持。
2009年“3551光谷人才计划”实施以来,申报人数逐年增加。人才办介绍,本次共有44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报名,比上批增加了26%。其中,346人拥有发达国家留学或工作经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还有16名非华裔外籍人才申报,创此类人才申报量之最,最终有7位入围。
据了解,截至目前,东湖高新区已投入人才专项资金6.86亿元,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1500多个、高层次人才4500多名。其中,594位“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70位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43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聚集在高新区创新创业。
数字显示,自2008年高新区建立人才特区以来,该区专利申请量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主导产业连续四年保持30%的速度增长,2012年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
■ 人物
武汉洋女婿
“回家”创业
“我的中文名叫任博文,我来自美国。”在昨日的签约活动现场,一张洋面孔惹人注意。任博文是此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围者之一。将任博文引至光谷的,是他的中国妻子周慧君。
周慧君是323位美国医学遗产学会资历认证临床分子遗传学家之一,曾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同时也是第四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围者。2008年,她回汉创办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基因服务公司,如今她又把丈夫拉来一起创业,“从优惠政策上看,东湖高新区跟中关村、上海张江相比差不多。回光谷,一来我是武汉人,想在家乡做点成绩,二来光谷的创新能力不错,我们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任博文说,东湖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机制很吸引人,政府去年推出的“黄金十条”给科学家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本报记者 马秀佳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