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湖北小微制造业企业较困难
本报讯(记者 孔慧慧 实习生 蔡玲 刘晓)经过5月份的意外走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昨日公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5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为去年以来最大降幅,创4个月新低。同日公布的汇丰中国PMI为48.2%,连续第二个月位于荣枯线50%以下。官方和汇丰PMI同时下滑,预示未来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放缓。
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同上月相比,制造业PMI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进口、积压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超过两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
“主要指标普遍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PMI绝对值仍然在50%临界点以上,经济增长仍然在趋稳过程中,稳增长政策效果还在进一步显现之中。
数据还显示,当前企业发展形势堪忧,被调查企业中,新订单较上月减少的企业比重为24.2%;生产量较上月减少的企业比重为22.5%。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近期引发市场震荡的流动性紧张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不过,在当日公布的6月份PMI指数及各分项指数中尚未得到体现。
■释疑
为何两方数据有出入?
虽然官方和汇丰PMI数据显示的趋势双双下滑,但数据本身有出入。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两方数据不同,主要是样本数量与结构不同。中国制造业PMI调查是从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抽取了3000家样本企业,调查样本不仅考虑了样本行业的代表性,还兼顾了地区、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大中小型企业的合理分布等因素。而汇丰PMI调查样本为420家制造企业,更多地反映着民营中小企业的运行状况。
■企业
订单减少工资缩水业务经理炒老板“鱿鱼”
小微企业承受着订单下降、生存困难的现状。这一点,湖北一家小型外贸制造企业原业务经理闻盈盈有着深切的感受。她说,往年这个时候,公司的订单都能排到八九月份,而今年目前连七月份都没排满。让她无奈的是,今年以来受公司订单持续减少、利润压缩所累,她的工资也在缩水,只得选择辞职。
订单下滑 企业用工收缩
闻盈盈介绍,他们公司主要做无纺布产品,出口到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市场。去年8—10月份,在圣诞效应的带动下,公司的订单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期,“之后就持续下滑,今年还没有见到高峰期。”
她说,欧洲和美国一直是公司的重点出口市场,这两个地区的采购额,占到了公司出口总量的60%左右。然而,今年以来欧美客户下单明显谨慎起来,“原先订上万件防护服的客户,现在只要5000件。”
闻盈盈介绍,今年上半年,受欧美部分大客户流失和采购量下降影响,公司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5%—30%。
人民币升值 一美元损失一毛五
她介绍,外贸企业不仅面对的是订单量的骤减,更为严峻的是,利润的无形蒸发。闻盈盈说,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下,客户对产品的价格也更为敏感。
为了维护老客户,公司产品价格一直不敢轻易上调,仍然维持着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但是各路成本都在涨,每出口一美元的产品,就损失一毛五,如果汇率跌破6.0,一美元就损失两毛五。”
在此影响下,闻盈盈说公司为了留住部分老员工,仍在做最后的挣扎,给员工集体涨了工资。闻盈盈的基本工资也从原来的1500元涨到了2000元。即使如此,受订单量下滑的影响,她拿到手的工资也缩水了,“以前一个月能拿5000块,今年业务越来越少,绩效才2000多。”
在物价飞涨的压力下,闻盈盈选择了辞职,“我炒了老板鱿鱼。”
本报记者 孔慧慧 实习生 蔡玲 刘晓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