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幅度达十个百分点,业内称此举或为开发商“松绑”,但房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本报讯(记者 田立平 实习生 鲁露露)武汉下调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记者昨日从武汉市房管局获悉,该局已下发相关通知,对预售资金监管比例正式进行调整,其中,重点资金监管比例下调十个百分点,即日起执行。业内人士称此举或是给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松绑”。
重点监管资金使用比例也作出调整
昨日,记者在《武汉市房管局关于调整武汉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的通知》中发现,重点资金监管标准比例由原来的三档比例25%、30%、35%分别下调十个百分点。同时,对信誉好的品牌房企将适当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凡上年度在武汉市开发施工面积在30万平方米、销售额在15亿以上,且无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按项目总预售款的15%实施监管。
此外,对重点监管资金使用比例也作出了调整。其中,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个月后,申请使用资金额度不得超过重点监管资金核定总额的35%;结构封顶的,累计申请不得超过75%(此前为65%);竣工验收的,累计申请不得超过95%。监管项目完成对应的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前,监管账户内的资金余额不得低于重点监管资金的5%。
或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
去年10月1日起才执行的《武汉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为何不到一年就调整?武汉市房管局人士称,在全国21个纳入监管城市中,仅武汉和天津监管比例为35%,去年执行的监管办法只是暂行办法,在保证监管力度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并且此次调整已征求多方面意见,保证了武汉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不过,有业内人士称此举是在给开发商“松绑”。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通过微博表示,这一措施将促使开发商资金更为充裕,是政府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信号。
对于以“现金为王”的开发商来说,资金监管比例过大不是一件好事。光谷某楼盘开发商接受采访时称,预售资金占了整个资金链的40%以上,银行贷款占了15%左右,“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太大,影响内部资金流的平衡。”加之不少开发商是几个项目同时开发,一般都是挪腾资金互相调度,预售资金监管会造成资金过多沉淀,面临资金紧张局面。
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学平表示,下调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对房地产企业肯定是利好,对于企业的现金流,缓解资金压力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部分房企仍会坚持“以价换量”
中科辉创策划总监杨铭认为,对于多数房企而言,银行贷款仍是主要融资来源,而近期开发企业在信托、基金等融资渠道上被堵死,资金压力较大,部分房企仍会坚持“以价换量”的老路。
叶学平认为,目前整个市场流动性偏紧,银行对开发商贷款要求更为严格。而预售资金监管比例下调十个百分点,短期内影响还看不出,但在整体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房企仍会加速销售,快速回笼资金,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部分融资渠道单一的房企或小幅下调房价。
叶学平还表示,在保增长的背景下,长期来看,房价仍会在控制范围内微涨。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