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取消贷款七折利率下限,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不变,有专家称利好国企和大型企业
据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19日称,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央行称,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央行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分析
有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取消贷款下限后,将提升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对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
“此次政策还取消了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明确许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盖小微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总体上会令整体贷款成本下降。”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目前而言央行这一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一季度银行90%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在目前市场资金仍偏紧情况下,就算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市场利率也难下降。”金融专家李迅雷认为。据新华社
■聚焦
央行负责人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答问——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何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出台此政策?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何意义?下一步又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央行有关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继续保留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因此,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
问:此次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199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稳步推进。目前,人民银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2012年6月和7月,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问: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总体看,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问: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考虑?
答: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据新华社
■专家解读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短期影响暂时有限
本报讯(记者 刘嗣晶)昨日,央行宣布取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七折下限。对此,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义很大,但短期影响暂时有限。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表示,短期内金融机构不会下调贷款利率。左小蕾表示,取消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因此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一个重大进步但还不够。目前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开,这意味着对于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依然未构成挑战。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认为,贷款利率下限取消,象征意义重于实际意义。“因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七折下限暂不作调整,短期效果有限。”李迅雷认为,在目前市场资金仍偏紧情况下,对银行负面影响有限,市场利率也难降。一季度,银行90%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且存款利率并未放开,“最后一步才是惊险一跃,估计还早”。
“利率下浮30%已经不赚钱了,没有哪家银行愿意做亏本生意。”本地一位银行人士表示,短期来看,应该没有银行愿意迈出“亏本”的步子,但未来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可能会增强,“不排除部分银行给予大企业七折以下的贷款利率,条件是争取到这个客户的其他业务,平摊利润。”
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利率市场化或许对国企和大型企业是利好消息,但对小微企业来讲依然无法解决融资难的困境。
微言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促进银行业的差异化定位,也会促进银行业的洗牌,银行体系的并购重组有望活跃,经营稳健、管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有望脱颖而出。同时,随着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以及差异化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在不同金融机构的涌现,投资者和存款人也需要建立正确的风险收益评价观念。
——@巴曙松
这意味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以后利率双轨制并轨等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微观方面来说,此次放开管制,一方面有利于小型银行同大银行展开对大企业大客户的争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那些大型企业,他们将可以获得更加廉价的贷款,降低其资金成本。
——武汉董登新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