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020亿元,业界认为此举维稳利率意图明显
人民银行于本周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40%,这是继今年2月份暂停逆回购操作以来的首次重启。有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此举维稳利率意图明显。
银行间回购利率整体上行
近日,由于临近月末和政府加大对地方债的清查审核,市场资金面再现紧张局面。从上周开始,银行间资金利率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攀升。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上涨。其中,隔夜、7天、14天、1月期品种分别攀升至3.703%、5.057%、5.5%和5.988%的高位。不仅如此,银行间回购利率同样整体上行,隔夜、7天、14天品种已分别升至3.775%、5.135%和5.530%的阶段性高位。
连续5周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后,央行30日的逆回购主动给市场注入流动性,鉴于当日还有央票到期850亿元,则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净投放1020亿元。
业内称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个人认为本次逆回购重启的意义较大,这两天资金面比较紧张,资金利率走升,促使央行注入流动性以稳定市场预期,毕竟管理层在6月份之后一直强调会通过多种工具稳定市场预期。”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研究员宋球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再就4.40%的中标利率而言,从历史数据考量,7天回购利率会略低于7天逆回购发行利率,因此该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央行对资金利率中枢的一个重新定位。”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亦表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高达850亿元,央行依然启动逆回购投放货币,维稳利率意图明显。”
姜超进一步指出:“7月以来,回购利率中枢持续小幅抬升,目前已达到5%以上,导致金融持续去杠杆,信用融资利率持续上升。央行态度的转变有助于稳定目前市场情绪,防止6月份剧烈‘钱荒’情况再次出现。”
综合本报记者刘嗣晶、新华社、中新社
■观察
下半年央行逆回购或成常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公开表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不少一线交易员认为,当日逆回购利率的价格定位可能比其具体发行量的意义更为重要。
“基于未来外汇占款将持续流出的判断,则后半年央行的逆回购操作或成为常态,而30日的重启信号料将预示着央行逆回购短周期的来临。”一位商行交易员称,“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大幅上行(重启前最后一期中标利率为3.35%),也是历年少见,这表明央行对资金面波动加大的容忍度在提高。”
来自第一创业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资金紧张已经让市场意识到过去流动性管理的问题,央行的政策目标已部分达到,在行政手段逐步配套的背景下,加上今年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未来两周开始陆续到期,届时资金面或将有所回暖。
“不过,资金面的实质性好转,仍需要等到管理层认为风险化解或者风险准备已经足以提防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冲击,否则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可能是管理层预期管理的主要方式,而机构的去杠杆和提高备付等动作仍将会持续。”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表示,“当然,总体来看本周的资金面应该会较上周更宽松一些。”
据新华社、中新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