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场上的游泳圈多为“三无”产品,市民游泳安全令人忧心。本报记者 刘源 实习生 李竞 贾成学 摄
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市场大多是“三无”产品
近日,广西南宁陈女士7岁的儿子游泳时,尽管穿着救生衣,依然沉入水底,险酿悲剧;广西北海一对情侣在银滩浴场深水区游泳时,塑料充气游泳圈漏气,他们险丢性命。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武汉市场儿童游泳圈、充气救生衣多为“三无”产品。业内人士提醒,这些游泳圈只是水上玩具,不能救生,劣质游泳圈可能夺人性命。
市民买游泳圈多凭手感
根据相关规定,市面上出售的玩具充气式游泳圈,必须在醒目位置标注“非救生器材,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小孩的身高要与水深相适应”等安全提示字样。
不过,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汉市青少年宫侧门处,门口挂满了各种造型的游泳圈,均以充气式为主。多名挑选游泳圈的市民,只是用手摸摸游泳圈的厚薄,凭手感选择“结实”的。
在汉正街批发市场,也有大量游泳圈、救生衣挂在店前售卖。记者发现,这里的游泳圈售价均在15-25元。 这些产品中有的会标产地、厂址等信息,但基本没有生产日期、材质的介绍,也未标注使用者体重和安全提示。
卖家混淆二者区别
昨日午后,一名年轻妈妈带着约4岁的儿子在晴川桥下的游泳圈摊位上选购时,明确要求买“救生圈”,两名女摊主指着堆得3米高的游泳圈称,“这些都是救生圈,小孩子戴上游泳很安全。”记者上前告知,“这是游泳圈,不是救生圈。”摊主当即反问:“游泳圈不就是救生圈吗?”而在汉口新华路一运动店,两名营业员同样称“游泳圈就是救生圈”。
业内人士称,这些卖家故意混淆二者区别,误导市民购买。采访中,记者多次询问销售“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游泳圈”的卖家,游泳圈是否有质量标准,一摊主回答,“二三十元的东西,哪里还有质量标准,破了就丢掉!”
本报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陈梦琪 唐俊芝 马伟娜 马文艳
■ 提醒 如何选购游泳圈?
看 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安全警示语等是否齐全。
摸 要挑选圈体材料有一定厚度的、接缝处平滑的,劣质塑料材质会导致破损、漏气、爆裂等。
闻 不要购买圈体材料有异味的,劣质的游泳圈产品甲醛等化学成分含量过高,易令皮肤过敏。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