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武钢收购德企 造高端汽车用钢

武钢收购德企 造高端汽车用钢

2013-08-01 02:51:4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两吨钢的利润还不够买根冰棍,钢企积极寻求利润增长点

本报讯(记者 曾茜 实习生 魏倩倩 王欣 张黎)昨日,中钢协发布上半年钢铁行业“成绩单”:上半年会员钢企实现利润22.97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仅有0.13%。从最为直观的吨钢利润来看,高峰期能达到1000元左右,相当于一部普通手机。其后逐渐下滑到一公斤猪肉、一瓶矿泉水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吨钢利润一度只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不够买一支冰棍。随着钢铁利润的不断缩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煎熬的钢铁企业来说迫在眉睫。

昨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宣布:全面完成对德国蒂森克虏伯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团收购,“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未来将深耕汽车零配件市场。”武钢新闻发言人孙劲表示。

收购激光拼焊板发明制造商

去年9月,武钢和蒂森克虏伯签订协议,武钢独家收购后者旗下激光拼焊集团,成立武钢集团国际激光拼焊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德国杜伊斯堡。经过大半年的手续办理和交割,眼下收购已完成。

对这笔跨国收购,武钢始终不愿透露收购金额,但从这家德国企业的规模来看,价格应该不菲。

武钢方面介绍,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是激光拼焊板的发明制造商,在全球拥有16家工厂,分布在德国、瑞典、意大利、土耳其、美国、墨西哥和中国,最近的年销售额为7.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0亿元),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占有全球激光拼焊产品40%的市场份额。

尤其吸引武钢的,是这家企业成熟的激光拼焊技术。据介绍,拼焊板是由不同型号、不同厚度和不同涂层的钢材采用激光技术焊接而成,具有汽车车身轻量化、生产总成本降低等诸多优点。“新公司生产的产品,将主要面向汽车市场,提供用于车身的激光拼焊产品。收购完成后,将继续保有原来的一线员工和大部分管理人员,武钢仅指派少数高管。”孙劲表示。

加快向汽车钢供应行业发展

“汽车零配件的利润率,显然比钢铁要高不少。”武汉意达钢铁信息网分析师吉良德介绍,“2012年,我国汽车全年累计产销超过1900万辆,均居世界第一,虽受部分城市限购影响,增幅有所放缓,但二三线城市的汽车产业,正昭示出很大的潜力。”

而这也许正是武钢此次并购的深意,“本来就有二三十个品牌汽车厂是武钢的优质客户,未来的市场有多大?仅以上海通用汽车武汉生产基地来说,2014年建成投产后年产整车30万辆。”孙劲透露。

事实上,武钢早已开始生产汽车钢,汽车钢产量在200多万吨/年。但多是初级加工,只裁不拼,而并购完成后,每年将生产60万吨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汽车企业喜欢这种产品,”孙劲表示,把汽车钢的剪裁、拼接交给钢企,汽车企业能省一条生产线的成本。

武钢的目标,是要加快向汽车钢供应行业发展,实现武钢品牌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相关新闻

中钢协确认银行不会

对钢铁业停批贷款

中钢协昨日公开表示,中国银行业对钢铁业的贷款并没有全部停止,依然是坚持有保有压的政策。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昨日在行业信息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全部停贷是不存在的”,中钢协最近已经与银监会沟通过,确认银行不会对钢铁业停批贷款,依然是保持有保有压的政策。

屈秀丽表示,银行对那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和项目依然是支持的,但是对违规的企业以及需要淘汰的企业和项目则是有要求的,要严格控制贷款。

根据屈秀丽提供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负债率已经攀升到69.74%,升高了1.37个百分点,少数企业的负债率会达到80%以上,个别企业已经是超过100%,现在是在勉强维持,虽然暂时还没有太大问题,随着政府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发布等,一些企业的资金链真有断裂的可能。

根据中钢协的数据,6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加1051.56亿元,增长8.8%,其中短期借款增加1125.54亿元,增长13.65%,长期借款减少73.99亿元,下降2%。

本报综合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