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129家广播影视服务企业纳入试
今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再度扩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将由现行12省市扩至全国范围。此次试点扩围,湖北省主要将新增广播影视服务业。据测算,武汉市从地税局移交的广播影视服务企业共129户,年入库税款3100万元。
据悉,此次广播影视服务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发行和播映,涉及企业主要是进行各类广播影视节目和作品的制作企业;如影院、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单位。参照试点服务业的做法,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简易征收率;对于一般纳税人,按照6%的增值税税率实行抵扣纳税。
武汉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武汉广播影视业还处在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的阶段。‘营改增’后,广播影视企业购进的设备、器材、道具、服装等货物,如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项目将可实现进项税额抵扣,从长远来看,将会助推武汉市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
有专家指出,“广播影视服务业的播映服务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营改增’,不仅对振兴文化产业意义重大,还可以为今后‘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金融、餐饮等生活服务业积累经验。”
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被纳入营改增试点,纵观整个行业,税负将有增有减。一些企业因税率低,进项抵扣多,从中受益会比较明显,但也有部分企业初步估算税负将有所上升。
引进影视剧成本降低 电视台将是大赢家
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营改增”,业内人士表示,电视台将是大赢家。因电视台上游企业,如影视剧制作、发行等被纳入范围,今后电视台购进影视剧将获得6%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将明显降低其引进影视剧成本。
某电视台负责人表示,广告是电视台主要收入,广告被纳入后税率从3%提高至6%,但运营成本如员工工资、设备购进、电视剧购进等却不可以抵扣,电视台的收入也因此相对减少。
现在,国家将广播影视服务全产业纳入“营改增”以后,企业节目制作、播映权采购与播映环节的链条全部打通,企业的播出成本将可以得到增值税进项抵扣,电视台压力大为减轻。
电视台一业内人士称,“营改增”鼓励专业化分工,改革后,节目制作收入缴纳增值税,电视台将来有望实现制播分离。“如电视台成立新媒体子公司,有利于电视台获得更多的抵扣项。”
利空大于利好 电影院税负或有所增加
相比电视台可抵扣项目,影院则少了很多。税务部门相关人士称,短期来看,“营改增”对院线的利空大于利好,短期内或导致税负增加,若其将此转嫁至消费者,或将引起电影票价上涨。
武汉某影院负责人表示,“营改增后,税率上升了。且作为企业主要运营成本如物业费、人工费不能抵扣。同时,由于年内上游影片发行环节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院线方不可能从此获得增值税进项抵扣。而“影片购进成本占影院运营成本的比例高达50%,却无法获得增值税票。”
该负责人称,“影院日常可用作抵扣的进项仅有消毒眼镜、消毒纸巾等货物,而这些仅占影院运营成本的1%到2%。”此外,由于影院的水电费由物业公司代缴,其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一个电影院每年的电费约为100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电影制作单位喜忧参半
对于电影、影视剧制作公司而言,面对“营改增”则是”喜忧参半“。
华谊兄弟财务总监丁琪表示,影视制作企业的突出特点是人工成本高企,演职人员劳务费占到总成本的约70%,而这部分成本无法进项抵扣。而电视剧制作中的录音、剪辑、特效等,一是占成本比重少,二是很多项目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此外,电视剧制另一较大成本是剧本的创作费,但作家属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企业也无法取得增值税抵扣。
“除院线外,公司主要业务是卖影视剧版权,之前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后税率为6%,只相差一个点,但考虑到增值税税基小于营业税,加上有少许抵扣,对企业影响较小。”另一影视制作单位负责人说。
丁琪表示,在借力“营改增”加快企业技术设备升级的同时,广播影视业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以期带动整个产业链更好发展。
“营改增”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
“电影放映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北京新影联院线财务总监瞿治说,纳入营改增试点后,影院新购进固定资产的税额可以抵扣,这就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换代。
“随着3D特效技术、IMAX电影放映模式的引入,未来电影制作会越来越精细化,视觉冲击也会越来越强,也对拍摄机器设备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电影事业部财务运营总监娄睿说。
在借力营改增加快企业技术设备升级的同时,广播影视业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以期带动整个产业链更好发展。据新华社
记者手记
让纳税人更加骄傲起来
“营改增”此次全国范围内扩围,虽然在短期内将使一些行业内公司的税负不降反升,但是从长远看,其对企业减负及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积极作用。
记者走访期间,部分企业反映业务从地税改为国税后,一度有些“不适应”,如数据库在国税业务对接时,涉及的软件、票据管理等尚需磨合。其次,纳税辅导方面,比如广播电视电影行业首次全行业被纳入“营改增”范围,很多制作和发行等业务,不同的税务所甚至会给出不同的解释。此外,还有纳税人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有新的投资后获取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个别税务部门不允许一次性抵扣,而是只准企业逐月抵扣。
纳税人的呼声和诉求,说到底也是招商引资中税收软环境的营造。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会让国税和地税部门的税源增加,更会让纳税人愈发骄傲起来,深入地体会到“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这个理念带来的益处。
链接
好莱坞片商拒接受中国票房分账
争议谁交增值税
据媒体报道,自2012年年底以来,好莱坞制片公司就再没收到来自中国的票房分账,包括《007:大破天幕杀机》、《星际迷航:黑暗无界》在内的多部分账大片的票款均未结清,总计约7.7亿元人民币。
好莱坞拒绝接受票房分成的原因是中影集团要求好莱坞片商承担因中国政策变化而多出的2%增值税。中影方面认为这项税费应当全部从外国电影制片商的中国票房分账中扣除。而好莱坞提出,在其他国家增值税都是在电影制片商和电影院分账之前从总票房收入中扣除。
好莱坞六大片商目前一致拒绝接受中国票房分账,担心一旦接收,会使这种征税方式成为既定事实。
按中美之间去年2月达成的协议,中国政府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新增14部3D分账电影,同时票房分账比例从原先的13%升高到25%,而上缴增值税无疑会影响这些制片商的收入。
有业内人士透露,整个纠纷可能会在今年夏天解决,不过,也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好莱坞会停止向中国出口电影,但面对未来5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中国,好莱坞制片商们显然不愿意退出这个长期据点。本报综合
营改增试点进程
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选择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简称营改增)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2012年1月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开展营改增试点。
2012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8省市和宁波、厦门、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
2013年2月财政部网站消息称,河北、河南、山东、江西、湖南、四川、陕西、青海、新疆等已正式上报请示,要求2013年尽快加入试点。
2013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8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正式推向全国,具体到试点行业上,在“1+6”基础上,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也纳入。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蔡方良 通讯员 张学东 叶翩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