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不妨学学香港的版权维权机制

不妨学学香港的版权维权机制

2013-08-02 02:10:5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耿银平

8月1日《新京报》报道,近日,出版人阳继波在微博上称成杰所著的中国华侨出版社今年出版的《魔鬼搭讪学》,与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魔鬼搭讪学》,不仅书名相同,内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阳继波他们已向中国华侨出版社发去工作函,提出下架、利益补偿和赔礼道歉三点要求。图书“傍书名”久被出版界诟病。据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介绍,书名很难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很难用著作权法来保护……而是否存在抄袭,则需要权威机构给出鉴定意见,很难用一方的说辞来决定。

“成杰所著的《魔鬼搭讪学》与阳继波出版的书重合度很高,大约在15%到20%”。“许多段落都没做什么修改,甚至连书名都相同。”但因为当下的鉴定机制和法律程序的限制,对这种抄袭问题却很难得到界定,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小偷行为”无法受到立竿见影的处罚。这种令人沮丧的结果,不仅会影响作者的原创性、创造性,更会让出版市场、文化市场陷入“抄袭崇拜”中。

当下,出版市场“傍书名”成风,学术圈子抄袭不断,比如《水煮三国》红了,马上跟出“水煮”某某,盯着知名书、畅销书,借名上位、傍名沾光、移植嫁接。说到底,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投机行为,多不是作者的错,而是出版社的营销手段,山寨总比创新快,而且投入又低,何乐不为?书店被这种粗制滥造品充斥,给读者的挑选增加困难,实际上也未必能给出版公司带来什么长期利益。

我认为,不妨借鉴香港对版权的严肃做法。比如前几天,香港“高考”——中学文凭试出现近年罕见的集体抄袭事件。香港现代书院23名学生,在校本评核中文科考试中,引用资料而没有注明出处,被取消中文科成绩,失去大学申请资格。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吴克俭表示,这次事件属“不幸”,希望大家尊重知识产权这个核心价值。

一次考试,仅仅因为“没有注明引文出处”,就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这种对知识产权的敬畏意识,值得我们敬仰。只有让任何侥幸者都受到重罚,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对抄袭不姑息苟且的氛围,原创积极性和版权意识才能得到提高,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才谈得上保障。

因此,不妨学学香港的版权维权机制。其一,司法系统应该将文化侵权、版权维护,提升到国家创造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高度去认识,努力弥补各种司法漏洞,为“快捷维权”、“低成本维权”提供更多司法保护,让法律成为版权和学术发展的保护神。其二,出版和教育行业,也包括创作者个人,多提升洁身自好的君子行为,坚守“绝不抄袭,慎独创作”,而不要因为急功近利,动辄成为“抄袭嫌疑者”,污染了社会风气,降低了创作质量。其三,修改《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将书名保护、主要创作思想和思路也纳入著作权人的思想范畴,纳入著作权范畴,给予重要保护,让“傍书名”、各种抄袭行为得到快速鉴定和处置,用法律保护净化图书市场、扶持文化原创的内在要求,为中国制造提供更多“知本动力”。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