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扎紧制度篱笆,才能防范“医生变人贩”

扎紧制度篱笆,才能防范“医生变人贩”

2013-08-06 01:47:1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 特约评论员 于立生

4日,陕西富平县官方透露,该县被拐卖婴儿当日凌晨在河南获救,经DNA亲子鉴定,确认系来国峰之子;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莉、主管业务副院长和工会主席已被免职。家属从警方处得知,目前有50多户在派出所排队报案。

产科医生张淑侠谎称本来健康的婴儿“患有先天性传染病及先天残疾”,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权威形象,以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就受“委托”对婴儿进行了“处理”。所谓“处理”,一是,如果是残疾或病患婴儿,送予愿意收养的人家。假如真这样,亲生骨肉何不首先由自家抚养救治呢?二是,“埋了”或“扔了”。但任何婴儿无论有无病患,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无人有权剥夺其生命,剥夺即为犯罪。

所谓“医者仁心”,“白衣天使”竟变为“黑心恶魔”,做起假称婴儿有病、诱使家属放弃并交由自己处置、随后拐卖的勾当,成为跨省人贩团伙的一员,成为利益链条上占据上游位置的重要一环,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谁家又无儿无女?利欲熏心之下,骗取他人骨肉作为商品牟利,层层转手贩卖,无视人伦,伤天害理,破坏他人家庭完满,使他人陷入失去骨肉的痛苦之中,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报道披露,连日来富平县警方已接到7起以上类似报警案例;而家属从警方处得知,目前有50多户在派出所排队报案,也就是说,并不是个案,而是多起。如果单一地归咎于张淑侠无视法纪、医德败坏,或者无端指责婴儿家属欠缺常识、懵懂粗心,说不过去。究竟是什么给了张淑侠作案屡屡的操作空间?这就不能不令人就富平县妇幼保健院的医疗监管机制有所反思。

已被免职的妇幼保健院原院长王莉称:“医院一直以来都有一整套监管流程体系。”但执行得究竟怎样呢?据该院党支部书记王立年表示:“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张大夫根本没完成相关程序。” ——孩子没有交到产妇手中;此外,“当晚张大夫并不当班,按规定不能进手术室,也无需来医院,不知道张大夫当天为啥来,而且还要抱走了孩子……”也就是说,在张淑侠跟前,医院的相关制度和程序,只是挂在了墙上,写在了纸上,根本就形同虚设。这也不禁令人疑问,当班的三个护士,怎就让张淑侠把小孩给抱走了呢?

据该院妇产科主任高文平等多人反映,张淑侠业务能力强,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权力不受约束,也无下级敢予以监督。

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而得不到践行,科室主任权力都大到无下级敢予以监督和反映,这恐怕才是张淑侠屡次将小孩独自抱走能够得逞的原因,也是“亡羊补牢”应该汲取的教训。扎紧监管制度的篱笆,才能防范“医生变人贩”。建议对于婴儿的交接,就该如同警方审讯一样,院方必须两人在场,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监督制衡,确保万无一失。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