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128家乳企或被清理一半

128家乳企或被清理一半

2013-08-10 01:28:55 来源:长江商报

8月7日,受“毒奶粉”影响,武汉某母婴店多美滋奶粉专区前贴上了退货相关声明。本报记者 孙辰 摄

长江商报消息 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婴幼儿配方奶粉细则征求意见,希望整顿奶粉行业

国家这次希望通过奶粉行业整顿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自建和自控奶源的高要求,将达不到GMP(“优良制造标准”)要求的企业清理出去,“128家企业通过整顿会有一半被清理出去”。

核心提示

在沸沸扬扬的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和外资奶粉涉嫌垄断被查处的背景下,被寄予厚望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细则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审查细则主要有5个要求

8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征求意见稿),审查细则主要有5个要求:

一是要求实施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和GMP管理体系(“优良制造标准”,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

二是要求有自建控奶源。

三是要求企业有研发能力。

四是全面提高了管理要求,特别是原辅材料的采购要求。

五是全面提高生产条件的要求,如提高了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生产用水要使用纯化水等。

公布了128家乳企名单

与此同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名单及相关信息,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再审核再清理和产品信息备案工作,进一步清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规范产品信息和包装标签。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新出的细则征求意见稿,主要是生产企业从奶源到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要求细化。不过,他表示,中国奶粉安全最关键的是奶源安全问题,提高国产奶粉信心的根本是提高国产奶源的质量和监管水平。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国家这次希望通过奶粉行业整顿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自建和自控奶源的高要求,将达不到GMP要求、没有被并购的企业清理出去,“128家企业通过整顿会有一半被清理出去”。

审查细则未提到 “五不准”

不过,新出的审查细则没有提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提出禁止的 “五不准”,即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统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未作详细说明。

■解读

A 企业须自建奶源或自控奶源

专家:自建奶源不难,自控奶源恐需政府出面协调

审查细则要求:以生乳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有自建养殖场,确保生乳的质量安全。建立生乳进货查验逐批检测记录制度,每批生乳应有检验报告表明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301)的质量、安全要求,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好记录。

以全脂、脱脂乳粉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自控奶源。建立原料供应商审核制度,原料供应商相对固定,质量稳定可控。对采购的全脂、脱脂乳粉批批检验,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 19644)的质量、安全要求。

宋亮表示,自建奶源对企业来说不难,但是自控奶源则是比较难,因为一些企业不仅没有自建奶源,原料奶粉主要是依靠其他企业,而且多有贴牌生产或者委托生产,因为无力自建奶源,希望通过和奶源源头合作,并肩控制关系是很难的,这需要政府出面协调。

飞鹤乳业法规部负责人魏庆梅表示,“大多数奶粉企业都有奶粉生产能力,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差距就是在没有自有奶源。” 魏庆梅称,大的内外资企业此前按照GMP标准建设厂房生产线等,为执行细则大企业不需太大投入。

B 对关键工序或关键点建立电子记录系统

专家:比之前要求更严更细化了

另外审查细则要求,企业应至少对以下影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或关键点形成的信息建立电子信息记录系统。湿法工艺:原辅料验收,配料,均质,杀菌,喷雾干燥,包装。干法工艺:原辅料验收,称量,隧道杀菌,预混,混合,包装。

宋亮表示,新的征求意见稿,比之前要求更严更细化了,甚至对奶粉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具体生产关键控制点技术都作了明确细致的要求,国家希望通过对奶粉行业兼并重组和实施GMP标准,来整顿行业。

C 要求乳企自建研发中心 独立开发新配方

专家:买配方、合作研发新配方等模式都将受冲击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审查细则对奶粉生产企业研发能力制度要重点做审核。而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食药总局从3个方面对企业作出明确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建立自主研发机构,配备食品相关专业5人以上研发人员。研发机构至少能够完成以下任务: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跟踪评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和安全、确定产品保质期、研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研发机构应有相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及资金保证。

宋亮表示,食药监总局这一点要求很关键,就是要求奶粉生产企业自建研发中心,独立完成新配方的开发,以前,不少企业是买别人的配方生产配方奶粉。

部分国内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自有的研发中心,但是研发中心实力并不强,而是依靠与国外的研发机构合作研发新配方,这一次,这种模式或将受到冲击。

■声音

把奶源管好实施GMP才有意义

在公布审查细则的同时,食药监总局也公布了国内128家奶粉生产企业的信息,食药监总局称,将依据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和婴幼儿配方乳粉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清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王丁棉表示,现在提高门槛,无可非议,关键是政府部门要做到监管到位。GMP标准要求生产车间和生产线10万级、30万级的洁净度,这只能增加企业的设备投入——但是国内奶粉安全最重要的是奶源安全,只有把奶源管好,实施GMP才有意义。

不过,这次审查细则没有提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提出的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五不准”,即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统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鲜乳、乳粉以外的原料生产奶粉。

王丁棉表示,多家外资奶粉企业以及部分国内企业在国内生产多是干法工艺生产配方奶粉,国家要求不准简单分装,需要明确界定,给出具体细则。据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次制定细则禁止企业参加,主要是社会舆论总是批评说行业法规被企业绑架,政府干脆请了一些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关门起草整顿条例。尽管其中的操作手法可能会让乳企有不适应的地方,但相比平衡行业内各方商议出的意见而言,前者整顿力度更为彻底。

——圣元集团董事长张亮微博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