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马秀佳 通讯员 徐冬梅)在校车上装一套车载终端,司机是否超速、超载,有没有按照指定线路行驶,车子的具体位置在哪儿等信息,车辆管理者通过手机终端就能了如指掌。该产品是武汉一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商研发的一款产品,其“秘密”即在车载终端内植入了导航芯片。美中不足的是,这枚关键的芯片却非本地企业自主研发,而要从北京的芯片制造商处采购。
“湖北企业在软件开发和终端应用领域做得不错,但在芯片研发等上游关键技术上还是空白,用的都是外地芯。”昨日,湖北省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在光谷正式揭牌,该联盟秘书长邹鋆弢如是说。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一项“强芯”计划正在积极实施,“省里至少投入两亿元资金,支持重点企业研发芯片。”
武汉尚无一家北斗芯片制造商
昨日,十余家省内外企业在揭牌现场摆擂,展示自家北斗应用产品。记者发现,湖北企业展示的均为导航终端产品,芯片产品则来自北京和广东东莞制造商。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罗岳军说,武汉目前尚无一家北斗芯片制造商,大家都得去北上广“淘芯”。
去年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亚洲部分地区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嗅觉灵敏的企业闻风而动,相继推出北斗应用产品,抢食民用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市场。业内人士介绍,北斗产业发展主要形成基础产品(包括导航天线、终端芯片、板卡、导航地图等)、导航终端产品(终端集成、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三大条产业链,影响国防、渔业、交通、通信、电力等各大领域。
目前,我国北斗产业链中最薄弱的是缺失芯片、模块等硬件核心技术,北上广该领域的研发企业相对集中。而湖北尚处于空白阶段。
北京北斗天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张冬冬称,湖北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研发实力不输北上广,但企业对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不高。“可能跟研发周期长,回报慢,以及国家北斗产业发展导向不明晰有关。”
北斗产业有望成我省千亿元产业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预测数据,到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至2020年将超过4000亿元以上。
去年,湖北省北斗产业产值达190亿元,约占全国2000亿元总产值的10%。8月7日,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在全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专题会上强调,我省发展北斗产业的时机已经到来,要把握机遇,将北斗产业打造成新的千亿元产业。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解决缺“芯”的难题。据了解,目前我省已经开始筹备实施“强芯”计划,相关人士称,有关部门将投两亿元,联合高校、企业自主研发北斗芯片,并实现大规模量产,“项目已经启动,这次是大手笔投入。”
武汉依讯、光庭信息等企业对此充满期待。罗岳军说,本土芯片上市后,就不用再辗转北上广等地淘“芯”,还能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聚集湖北,做大市场。
邹鋆弢称,联盟是全国首个省级北斗产业联盟,由湖北省科技厅认可成立,现有企业成员近80家,其中湖北企业占6成,其他来自北京、广州等地。联盟将抱团冲击国家级北斗产业联盟,争取更多的国家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以扶持本土北斗产业发展。
到2015年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
将超过2250亿元
至2020年将超过
4000亿元
去年,湖北省北斗产业产值达190亿元,约占全国2000亿元总产值的10%。
我省发展北斗产业的时机已经到来,将打造成新的千亿元产业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