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万亩闲置荒山如何盘活?

万亩闲置荒山如何盘活?

2013-08-16 02:24:48 来源:长江商报

8月13日,王满青拿着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虽有万亩山林在手,土地抵押贷款仍然很难。本报记者 徐楚云 摄

长江商报消息 专家支招:今后以林权作抵押,破融资难题;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这笔补贴到了,能缓一阵子。”昨日,王满青接到通知,他最近参与投资的鱼塘项目已经通过相关部门验收,这意味着今年100万元的补贴款有了着落。为了整理几百页的申请材料,王满青上半年频繁奔波于农庄和黄陂经管局之间,他说,这个项目每两年验收一次,如果不合格,一分钱补贴也拿不到,一年的资金就会受到影响。

王满青承包的山林总面积已突破1.55万亩。林子大了,问题也多起来:已开发的几千亩茶园、畜牧、苗木等项目规模偏小,收入能力一般;闲置的万亩荒山无“造血”能力,且每年租金高达百万;打算开发的桉树项目,能否成功还很难说……

针对上述问题,昨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邓大才,湖北省经管局副局长王钢以及湖北省林业厅林改处处长陶磊分别接受本报采访,从融资、产业规划和山林项目选择等方面为王满青的亿元包山财富梦支招。

荒山

荒山闲置  年耗百万资金供养

1.55万亩,数字听起来美好,王满青却知道里面的苦涩。

目前,他的农庄规划还停留在几千亩的规模,剩余的上万亩荒山还是闲置状态。最让王满青头疼的是,他还要通过承包其他园林项目来“养山”,每年上百万的包山费常常让他难以应对。

“这两边都被我包下来了,但是都没开发,相当于处女地。”王满青指着黄陂区木兰乡卢子河村一条道路的两边荒山说。“处女地”这个词,是他最近新从别人那里听说的,他觉得用来形容自己的荒山非常贴切。山上,除了零星的几棵湿地松,大部分是荒草。

“包了之后不用,地这样荒着,不觉得可惜吗?”刘咀村村委会书记刘元新对记者抱怨,他甚至觉得王满青的做法就是圈地。而按照相关规定,承包者连续两年不对租地作任何开发,出租方可以收回土地,不予续租。而事实上,大部分村委会从未行使这项“权利”,在王满青续交租金和没有新承包者的前提下,他们默许荒山继续荒着。

不想闲置,但是又没有合适的项目,这让王满青觉得很尴尬。他说情愿被别人指责,也不愿盲目干一些自己没把握的事,“如果经营有困难,市场价格合适,我也愿意转手一小部分山林。”

■ 专家观点

因地制宜,尝试种药材或葡萄

“土地承包者购买了产权,履行了租约,这个山地开发还是闲置,是他的自由。”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邓大才看来,王满青的包山举动属于市场行为,“如果他付得起租金,他可以荒,付不起租金,村里有权收回,市场经济就是这样。”

不过他提醒承包者,承包土地要量力而行,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味“摊大饼”,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他(王满青)经营不过来的话,可以把土地交给市场,让有资金和有技术的人来管理土地,这样不至于资源浪费。”邓大才谈到,“资本下乡”的核心在于利用资本的力量,带动农村高利润产业的开发和研究。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资本下乡”不是做公益,不会去经营粮食一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他们看中的大都是高利润的农产品行业。

邓大才说,家庭农场经营的大部分是高附加值的作物,建议王满青因地制宜,尝试经营药材,或者大规模高品质的葡萄等高收益的经济作物。

融资

融资难  申请200万贷款被拒三次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王满青的经历中少有,因为大多数时间他缺的都是大钱。

王满青说,即便穷得发不出员工工资,他也没拿过银行一分钱。不是没想过贷款,事实上,从2010年至今,他找过银行三次,却被一再回绝。

王满青说,2010年,他准备开发一个新项目,即在荒山上规模化栽种桂花和银杏树苗,培育三五年后再出售。不过这两类苗木价格较高,每株树苗的单价300多元,整个项目算下来共需要近200万元资金。

“这么大一笔钱,只能通过银行借贷。”近10年,王满青几乎将所有积蓄押在万亩山林上,想要开发任何项目,只能在外部找钱。他从熟人那里打听到,此前有山地承包者将流转土地作抵押,成功从银行贷到款。

王满青花了半年时间,前后耗费上万元走完贷款申请评估等手续,无奈遭遇银行回绝。“银行说,贷款可以,但必须有抵押物,而且抵押物的价值要高于贷款的额度才行。”王满青此后又试了两次,均未贷款成功。

资金链特别紧张的时候,王满青只能通过高额融资的方式渡过难关,“一般会周转半年,两分的利息”。

■ 专家观点

发展第三方的担保基金

省经管局副局长王钢介绍,只要承包人有土地经营权证,且是“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和荒滩)”,可以向银行申请土地抵押贷款。

“有这个政策,只能说为土地经营者提供了一种融资的渠道,但银行是否放贷要遵循市场规律,评估项目风险。”邓大才分析,银行不愿意放贷给王满青有两大原因,其一银行对其农业项目的投入和收入没有把握,不敢放贷;其二,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经营权更替后,银行对项目的发展更加不可控,因此也不愿意贷款。

“发展第三方的担保基金非常有必要。”他认为靠政府的担保,银行有信心放贷,企业有钱经营新项目,流转的土地才能发挥其商业价值。

王钢称,如果银行融资实在有难度,农户可以到土地流转登记的交易平台寻求帮助。

“国家林业局正在与银监会商谈,准备出台《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意见》,以后农户不局限在农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而是各个银行都可以申请。”省林业厅林改处处长陶磊称,昨日,他正准备到银监会商谈具体实施办法,他认为,这是推进林地流转的一项重大政策鼓励,“以后,王满青发展苗木产业,多了一种融资渠道。”

项目 

种桉树  但这真的是个好项目吗

早在2010年的时候,王满青就在为山上种什么树种而四处奔波,最后,经人介绍,他知道了南方的桉树能生钱,且生长周期短,就打算进行育苗试种。

“当时,看到上面红色,下面绿色的桉树,觉得还挺震撼的。”去年,王满青还特意到深圳考察过,发现桉树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纸浆材资金周转快,一般3-4年资金就回笼了,年投资利润率高于20%。发现这个秘诀,王满青更是坚定了将桉树种满山头的想法,更让他欣喜的是,他发现,省内还没有引进该树种,王满青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项目。

但是,因为该树种起源于热带,不能耐0℃以下低温,在湖北可能存在越冬难题,王满青对能否成功引种育苗,心里也没底,所以迟迟未能动工,他打算等有一定资金后,明年3月先试种30亩。

■ 专家观点

本地不适合种桉树,可种杉树、油茶

“几年前,省里就已经尝试引种桉树,但是因为这种树不耐寒,成活率低,不建议林户试种。”昨日,陶磊表示,不仅如此,桉树根系发达,易造成周围土壤板结,对生态有一定的破坏性。

他建议,王满青在木材林上,可以尝试杉树、意杨、泡桐等树种,也可以尝试园林苗圃树种,如樟树、广玉兰、紫薇等。

陶磊分析,黄陂土层薄,地下石头多,阔叶林叶面大,风吹易倒伏,建议王满青种植针叶林,而且,现在随着家具市场的兴起,木材林的需求量大,只要选对树种,还是有一定经济效益的。

武汉市农业学校专家周教授则推荐种植油茶,他介绍,当下武汉市出台了多项对油茶的扶持政策,“油茶的附加值高,又不需要太多劳力,像王满青这种劳力欠缺的模式,可以减轻绿茶采摘季节的人工压力。”周教授分析,目前,武汉市场上的油茶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且黄陂本身有油茶基地,采购方便,4-5年就可以收获。

本报记者 马秀佳 郑玮

通讯员 周小平 实习生 刘欣 郑宇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