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乔太平(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加上家庭小型化等因素,导致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在大中城市,许多家庭子女不一定在本地就业创业,部分城市达到70%左右的空巢家庭。而广大农村,2.6亿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近四成,空巢家庭增加很快。农村留守老人子女出门打拼,有的还暂不具有与老人共同居住生活的条件,即使条件允许,也有的父母不愿随子女外迁到陌生的地方生活。
解决以上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同时补上服务业发展“短板”。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达到近2亿人,老龄化发展迅速。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任重道远。在比较严峻的老龄化问题面前,子女“常回家看看”能给老人带来精神安慰,但对留守老人的关照特别是生活、就医等方面的关心,邻里及当地社区组织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对基层和偏远农村养老,只靠老人自己和老人间的互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子女们的后顾之忧。为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和抚养人、失能半失能等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需要政府公办养老机构重点来做。当前重视不够、投入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要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财政性资金要重点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积极探索以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并发挥好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机制,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努力使广大老年人安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