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减税政策给力小规模经济

减税政策给力小规模经济

2013-08-18 02:28:0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叶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8月起,全国月销售额不到2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武汉将有约1.9万户小微企业将免增值税,年减税1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每年可减税5000元,有的可达1万左右。由于从2011年12月申报期开始,湖北的小微企业已提前享受这一免税福利,此次应该有超过10万户的小微企业因此受益。

国家出台这样的减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兑现减负的承诺。重点之一就是减税、降费,以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最近一年政府的减税动作频频,如增值税转型、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的年减税额预计在1500亿左右。

二是藏税于企。我们总是说要“富民”,要“藏富于民”,通过减税“藏税于企”就是一种富民的方式。税前利润是一块蛋糕,政府拿多了,企业就减少了。减税之后,企业才有可能留多。对小微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

三是切实支持“小微”。小微企业虽小,但是它的作用可不小。小微企业为社会提供了50%以上的就业岗位,且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对税收政策最敏感,减免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次免税优惠受益最大的是零售和一般服务业,假设一个年营业额20万元、按增值税纳税的商家,按照进销项发票抵扣差额30%计算,有6万元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税率是17%,那么8月1日起,这个商家一年可以省下10200元税金;如果是缴营业税的商家,即使是3%的营业税,也可省下6000元。

四是支持全民创业。武汉是“大学生之城”,更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之城”。在支持创业方面,减税比补助的效果要好。减税的覆盖面广,只要你有正常的经营,都可以得到减税支持。如果政府减税300亿元可以让1500万人不失业,那么减税600亿元就可能让3000万人保住饭碗,对提振经济、稳定社会来说,有什么比这个作用更直接?

在欣喜之余,也略感遗憾。如果月销售额提高到5万的话效果将会如何呢?肯定会有更多的小微服务企业受益,也会把减税效应扩大到制造业。除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外,国家对绝大多数行业小微企业的界定是年营业额低于100万元,制造业等低于300万元。此次受惠企业的门槛上限是年营业额不超过24万元,所有超过24万元的企业都被拒之门外。对于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来说,免税优惠几乎与它们无关,这几类企业很少有年营业规模少于24万元的。但是,如果每月提高到5万,一年在60万左右,对一些小微制造业就有所帮助。

从武汉来看,要借此东风建立一套系统的常态的“小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在国内,我也一直关注重庆的小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归纳起来就三条:一是小微企业可以享受注册资本金金额30%-50%的财政补助,一年在1亿左右。二是按照注册资本金给予同等额度税费减免,以获得的资本金补助金额等额为限,一年在4亿左右。三是按资本金1﹕1的比例提供银行贷款。

小微企业不怕小,只要有活力,政府支持政策更细致一些也是必要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