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6月末发行理财产品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为缓解资金压力
本报讯(记者 刘嗣晶 通讯员 彭宜冰)7月以来,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小幅下滑,但从上周开始,理财产品一扫阴霾,收益率出现上涨。业内人士预计,多款6月末发行的理财产品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银行为缓解资金压力,或将再次提高理财产品收益“吸金”。
中行理财师张燕敏表示,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一定流动性,使得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出现一定幅度下行。但随着6月银行流动性紧张时发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集中到期,银行继续将资金进行收拢,理财产品则能发挥其揽储功能。预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依然会保持高位震荡,大幅回落概率较低。
“有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能超过6%,但存在亏本的可能性。”张燕敏建议,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普遍在5%上下,但投资期限适中,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关注。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