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印尼危机不等于新兴市场危机

印尼危机不等于新兴市场危机

2013-08-22 02:28: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程实(北京 学者)

近日,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陷入金融动荡之中,特别是印尼,几乎走到了危机边缘。2013年8月20日,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幅下跌,最低下探4062.3点,三个交易日最大累计跌幅为13.29%。股市暴跌的同时,印尼盾兑美元大幅贬值并创近四年新低,印尼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飙升至近12年高位。

股市、债市和汇市“三杀”局面的形成,引发市场高度恐慌,甚至有观点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恐将重演。

这种观点过于极端而有失偏颇。即便印尼发生危机,也不意味着新兴市场必然会发生危机。

全面比较印尼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印尼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境遇的确有很多类似之处:都面临着经济增速长期下滑的挑战,2012年、2013年甚至随后数年,印尼和新兴市场各自经济增速可能都无法达到2011年的水平;都承受着QE预期收缩引致国际资本外流的压力;都得面对全球化减速的现实,根据IMF的预测,2013年和2014年,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将从2011年的6.4%降至3.6%和4.3%。

但值得强调的是,类似的境遇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命运,印尼只是新兴市场不太重要且愈发不重要的一小部分,2012年,印尼经济规模仅占新兴市场的2.93%,较1996年的3.94%有明显下降。而且,印尼和新兴市场的经济体制具有巨大差异,印尼难以承受的境遇,并不一定会对新兴市场整体带来类似的危机。

印尼从来就不是新兴市场的代表性国家,印尼的经济近况和新兴市场有三点不同:其一,印尼短期面临不一样的“滞胀”压力,2013年,印尼经济增速恐将破6,第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仅为5.81%,通胀率则可能从2012年的4.26%升至5.57%;而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有望从2012年的4.9%小幅升至5.0%,通胀率则从5.93%微降至5.92%。印尼经济综合近况明显劣于新兴整体。其二,印尼面临不一样的“急速失衡”压力,2012年起,印尼就从经常项目盈余骤然转向赤字,未来数年恐将持续维持3%以上的经常项目赤字率,而新兴市场整体却始终处于经常项目盈余状态,盈余GDP比例逐年微降。其三,印尼经历了不一样的市场变化,2008年至今,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从最低的1089.34点升至2013年5月的5251.3点,危机期间上涨近5倍,而同期大部分新兴市场股市都表现黯淡。

印尼更像是新兴市场的“边缘”国家: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明显萎靡,通胀压力急速加大,外汇储备总量既小又缺增量,资产市场泡沫化较为严重,外债负担较大且流动性堪忧,货币政策反常加息又未显效果,国际资本大幅流失却又无力遏制。因此,印尼某种意义上就像是亚洲的希腊,虽然对整体产生拖累不可避免,但新兴市场的命运还是取决于“核心”国家的表现。至少目前,在印度也出现状况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兴核心国家还是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

据《新京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