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一票看百戏

一票看百戏

2013-08-23 01:48:5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罗建华

老爸生在武昌青龙巷,却长在汉口铜人像,爷爷最后的一个商铺又在“新市场”对门,他打小就喜欢到新市场“泡戏”。这“新市场”就是后来的民众乐园,当时与上海“大世界”、天津“劝业场”齐名,是很时髦的娱乐城。老爸从来没有淡忘往日的乐子,说“听戏”而不说“看戏”就是旧时做派,并把它延及我们身上。

老爸更多是与好友同事去听戏,京、汉、楚,豫、越、评,无所不爱,包括皮影戏。解放初在军工厂工会,他是业余剧团的组织者之一,经常挂衣(上妆)出演小生主角。他晚年时,我曾问为何喜欢的剧种这么杂,他说:新市场本来就杂,它往日打的广告叫“一票看百戏”。我们到民众乐园听戏,确实也很杂,一张“通票”,个个剧场串个够,较热衷的是“猴戏”。只见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率领众猴儿猴孙开打,满台翻筋斗,眼花缭乱。

到民众乐园听戏,常在节假日。特别是去铜人像国新里探望爷爷和老太,大多会去逛民众乐园。有年春节,午饭后父亲、叔叔陪爷爷围桌喝茶,老太、母亲、婶婶牵着两家的“小把戏”(老太对我们的昵称)去逛民众,先看杂技、魔术、哈哈镜,后看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印象最深的是梁山伯的坟头神奇裂开,两只蝴蝶飞出来,好像在剧场环绕。

“文革”扫“四旧”, 民众乐园被封了。这期间老爸在青岛路工作,路经民众乐园带回的消息,却是人们蜂拥而去看批斗。十几年后,民众乐园重新开张,又新修了演大戏的江夏剧场,气象一新,好戏连台。武汉京剧团麒派名家陈鹤峰复出、老团长高盛麟回汉省亲(调北京戏校任教)、旦角“三华”李蔷华、陈瑶华、王婉华竞相斗艳,老爸让我陪他去观其盛况,向我大抖老戏骨子的珍闻。他还十分挂念“南猴王”郭玉琨,看他在《花果山》露脸才释怀。

1998年秋天,我和弟弟陪68岁的老爸到江边天津路口,重游他1949年到军管会报到的老临江饭店,然后穿越江汉路步行街,特意到民众乐园“怀旧”。这里已是人声鼎沸的大商场了,二楼保留有三两家小戏园子,县一级剧团在演出,门可罗雀。我留意到,老爸并无失落,反而称赞它更热闹了。前前后后转了半晌,一起到隔壁的老字号“东来顺”午餐。他吃得有滋有味,一道扣荷包牛肉丸子又添加一份。

后来,每年都要去几次民众乐园,不过是到“环艺影城”看好莱坞大片了。这次民众乐园又一次进行改造,但愿它能有一点点历史的“回归”。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