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上海自贸区给国人带来的机会

上海自贸区给国人带来的机会

2013-08-25 01:28:3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特约评论员 周俊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据悉将于下月挂牌。在此之前,国务院已经提请全国人大讨论在自贸区内暂免执行十几项有关的法律,内容主要涉及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的有关法律。按照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消息,一旦这个法律手续完成,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也将随之公布。

上海自贸区的推出,是我国在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举措。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以政府审批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经济体制越来越与现实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推进经济改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视为与30多年前国家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列为经济特区一样的重大改革。

自贸区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因此,它要求对投资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也就是说由政府将不能进入该区域投资的某些行业,以及对进入投资的企业的业绩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禁止性要求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开,只要不在这个范围之内,政府就没有理由禁止任何企业进入。这种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对我国现行的资本管理,尤其是外资管理形成了挑战,政府部门放弃相当一部分审批权,因此才需要立法部门给予特别的法律豁免。很显然,企业的投资自由度和投资效率将由此大大增加。

根据商务部的表态,建立上海自贸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即使是在加入WTO后,我国的金融业也一直受着国家的保护,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虽然已打开大门,但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尚受到很多限制。自贸区建立以后,对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设置的政策壁垒将无法存在,这无疑将极大地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也将在自贸区先行成为现实,从而有可能对自贸区以外的国内整个外贸体制形成变革作用。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国际资本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值得期望的。那么,它对国内企业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上海自贸区既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那么它事实上也不能排斥国内企业。因此,国内的企业也可以将自贸区作为投资方向,并且享受到自贸区将要实行的宽松的法律环境,创业型企业将由此获得更好的发展起点。

上海自贸区建立以后,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还有一个看得见的好处是可以在家门口买到免税商品。但是这方面的优势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不会很明显。按照目前的规划,上海自贸区分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区域,总面积仅有28.78平方公里,其中前3个区域更注重物流港口运输,只有机场会出现民用商品的销售,因此它对促进国人的消费作用不会很明显。但就像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所说的,上海自贸区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因此更值得期待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区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真正对国人的消费起到可观的提升作用。

如果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其意义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的建立。那么,当它的经验能够在其他地区快速复制的时候,就证明了今天的改革,将会超过当年筚路蓝缕式的改革。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