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拍卖打大众牌 名家作品200元起拍

拍卖打大众牌 名家作品200元起拍

2013-08-25 01:28:3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罗义)620件艺术品、长达6小时的激战。日前,湖北诚信拍卖以总成交额200万元的业绩收官,作为本地拍卖行业的晴雨表,犹如为处于低谷的艺术品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拍卖的“海外回流专辑”11幅湖北画家作品全部成交。

面对整体回调,拍卖公司为寻求突破,也顺势推出200元起拍的名家专场。专家分析,今年本地拍卖市场,明显走向两个极端:精品和低档作品均受到藏家的青睐,而中间段的成交情况并不理想。

一买家拍下3幅精品书画

此次拍卖包含有书画、文玩杂项、珠宝工艺品等专场,持续时间长达6小时。在拍卖作品中唱主角的是中国书画,包含了海外回流专辑、湖北十老作品专辑、陈作丁专辑、汤文选专辑、至上拍——湖北书画专辑以及当代等名家之作。

其中,海外回流专辑11幅作品全部出自湖北画家。邵声朗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以8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7.6万元创下当场拍卖价格之最。鲁慕迅的《樱花千树涌春潮》以4000元起拍,经过轮番竞价,最终以2.42万元落槌。

拍卖现场,一位年轻女买家共拍下3幅精品书画。与之同行的一位好友介绍,该女子是为武汉一软件公司老总代拍,“这些作品在预展前就看好了,成交价跟预期价差不多”。据称,该人士收藏书画多年,他的收藏观是“只买精品,哪怕贵一些,花小钱买‘通货’,即便放上几十年,依旧是‘通货’价”。

寻突破名家作品“白菜价”起拍

从去年开始,艺术品拍卖拍品征集难、买家普遍热情不高、委托方预期过高等矛盾越来越明显。武汉拍卖协会秘书长李艳认为,如今购买艺术品市场渠道变宽,征集到的精品越来越少,也是拍卖市场成交率走低的原因之一。

艺术品价格在今年还会持续回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今年湖北的多场拍卖甚至创下史上最低,成交率仅20%—30%。

湖北诚信拍卖艺术品副总饶方华表示,此次拍品中汤文选、董继宁等本地画家作品均高出起拍价一到两倍成交,由此可见,精品力作仍然是吸引藏家的主力。该公司一名负责人坦言,目前拍卖公司越来越难做,除了拼实力、拼征集关系外,也正在顺应发展态势,以低价吸引大众参与竞拍,激发投资人进场,在低谷中寻突破。

比如此次拍卖的最后一个专场,已是下午6时,但是众藏家的情绪依旧高涨。该专场全部以低价200元起拍,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陈立言的《花鸟》、陈新亚的《书法》最终分别以2750元和8250元成交。

饶方华说,纵观今年本地拍卖市场,明显走向两个极端,精品价格不断上涨,低档拍品以低价优势也受到众多普通藏家的青睐,而中间段的成交情况并不理想。

在现阶段市场调整的状况下,中间段的艺术品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占有的数量最多,只有中间段的艺术品成交旺盛,才预示着市场的走高。

——饶方华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