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鹿包
在群光的星巴克坐了一下午,虽是炎热的大暑天,出来时却手脚冰凉。我一个人暴走了近一个小时,穿过武大,一口气走到双湖桥。已是傍晚,双湖桥好不热闹,一个中年男人却在人群中淡定地拉着二胡,我停下,靠着石栏仔细听,不知曲子叫什么,只觉哀而不伤。
十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来武汉读大学。虽然武汉不是第一次来,但双湖桥这一带却是首次邂逅,旁边的放鹰台刚建成不久,叫人嫌弃它的过于崭新。我知道接下来的4年我都会在这儿度过。东湖湖滨、白鹭街、茶港、高家湾,我一边默默环绕一边默默地想,要能一辈子都住在这儿就好了。(5年后,当我有机会住在这里时,我却选择了汉口。)
接下来,我把自己4年的大学时光都用来不务正业了,学校里呆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学校外面我跑得不远,热闹方便的八一路我嫌嘈杂,最常去的地方还是双湖桥一带。
大部分时候我是独自一人,围绕附近的街区走啊走,花店、书店、咖啡店……还记得我无比激动地在某个破旧的小书店淘到吉本芭娜娜的《厨房》,一个人坐在湖边的长椅慢慢读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在室外读书的感觉绝不同于在家读书。
没过多久,交了个本校不同专业也不同级的男朋友,不乖的我把他也带坏了。课上到一半我不爱上了,于是溜出去,在公用电话亭呼他,然后他也从另一个教室逃出来,两人便一起出去逛。要说有什么好逛的,真的不知道,只晓得学校是牢笼,牢笼外面就是自由。
前途之类的事,一概没考虑过,这也导致了我跟同寝室的姑娘们在精神上渐行渐远。当然关系一直不错,只是心没有交集之后,失去了“不打不相识”的可能性。跟她们一起最频繁的活动是逛水果湖步行街的中百超市,买完后一起提着两个塑料袋沿着白鹭街慢慢走回去,一路上我收集了好多人的心事。之所以大家都愿意跟我吐露心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们知道我其实不关心,更不参与,一个绝妙的倾诉对象。
没过两年,我又换了个外校的男朋友,虽然好得如胶似漆,我还是经常勉强自己回来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后来,我们的分手地点也是在双湖桥附近沿湖路。为何分手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多年后他跟我回忆那次平静的分手:“你穿着那条麻布旗袍,默默转身走了,我看着你的背影,突然心脏有点痛。”
奇怪的是,他嘴里的惨痛往事我却一点印象也没有,或许是这一带给我的回忆太过美好,我对它的感觉,从来都只是温暖安静的港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