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软硬一体”对抗谷歌和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继续强化“三足鼎立”格局
继美国谷歌公司两年前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全球IT界昨日再次上演“里程碑事件”:微软宣布将以约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对于诺基亚而言,虽然卖掉了它最知名的业务,但它将仍专注于生产蜂窝网络设备、地理位置服务Here和一些其它的先进技术。这些剩余的业务占公司2012年一半的收入。
“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
微软公司昨日宣布,将以37.9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大部分手机业务,另外再用16.5亿欧元(约合2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诺基亚的专利许可证。由此,微软“吞下”诺基亚的交易总价达到54.4亿欧元(约合71.7亿美元)。
根据协议,收购后“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而诺基亚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将出任诺基亚执行副总裁,主管设备与服务,直至交易完成。这项交易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结束之后,将有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
将提升微软手机业务市场份额
诺基亚目前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其中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2012年诺基亚手机业务营收149亿欧元,占公司总营收约50%。本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被微软收至旗下。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表示,此次收购将提升微软手机业务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并为微软及整个设备和服务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创造更好机会。
诺基亚方面则表示,此次收购标志着一个革新创举的新时刻。诺基亚将书写新篇章,继续其在移动领域的网络、地图和位置,以及前沿科技上的创新。同时,这将加速设备和服务业务的发展势头,继续通过丰富的功能手机产品联系十亿用户。
三问微软“鲸吞”诺基亚
说起诺基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诺基亚的手机硬得可以砸核桃。但就是这样一家曾是全球手机业老大的企业,其手机业务以71.7亿美元的白菜价卖给了微软。联想起之前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例子,这一次又是软打败了硬,相信不少人,会有各种疑问……
1 微软收购诺基亚为对抗苹果和谷歌?
作为全球软件巨头,微软何以要花费巨资来收购正走下坡路的诺基亚手机业务?
微软给出的收购理由包括:扩大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手机业务利润;为用户创造微软手机的顶级体验;防范谷歌和苹果公司;借力智能手机发展形势,抓住巨大机遇等。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年来一直呈现谷歌、苹果、微软群雄争霸格局。”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李易表示,谷歌、苹果均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硬件、品牌、供应链等生态系统,微软也正是为强化智能手机市场地位而出手。
“从长远看,还是比较看好微软和诺基亚的结合。因为对微软而言,在PC市场逐渐萎缩的背景下,寻求一个比较好的移动解决方案是必然趋势。对诺基亚而言,手机市场不断下滑,也需要找一个大的靠山继续发展。”一位长期研究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专家表示。
不过,从目前而言,微软收购诺基亚,暂时还不会撼动苹果和三星在移动终端市场上的地位。一方面,苹果有独立的一套生态系统,苹果系的硬件电子产品也非常齐全,每卖一部手机就好比在卖一个连锁产品。除此之外,对于诺基亚而言,眼前最大的问题和风险在于能否融入微软的环境体系。
2 诺基亚CEO埃洛普是微软植入的“木马”?
微软白菜价收购诺基亚的新闻一出,业内立马就开始传起了阴谋论,而核心的焦点就是诺基亚历史上首位非芬兰籍的CEO埃洛普。这个前微软的高管,在2010年9月加入了诺基亚,任职期间,他的一些决策一直备受争议。
自上任后,埃洛普抛出一系列重磅激进的改革方案,最令人注目的是放弃诺基亚塞班系统,将前任CEO康培凯时期联合Intel倾力打造的操作系统Meego转入实验室项目。之后,立即和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软件系统层面全力转向微软的Window Phone。
而过去3年来,埃洛普裁掉的数万名员工中,手机业务裁员比例达到50%。此外,他还缩减制造运营部门,减少研发计划,出售专利和总部大楼等资产。
埃洛普的“赌一把”给诺基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2010年塞班业务是赢利的,在2011年埃洛普实施一系列决策后,塞班业务开始亏损,营收损失达155亿美元。传统通讯手机业务从赢利变成亏损,甚至新开发的WP手机仅仅在两个季度内,也已经损失了19亿欧元。
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果不是因为埃洛普,诺基亚绝不可能像雪崩一样坍塌。”
3 诺基亚被收购因领导没远见?
埃洛普可能是诺基亚走向深渊的加速器,但失败之因早在埃洛普到诺基亚之前就已埋下。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撰文分析了诺基亚逐渐退出全球智能机争战舞台的原因:无法转变“手机为先”理念、轻视软件的重要性、缺乏有远见的领导。
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本世纪初达到顶峰,当时巨额的利润和出货量让股东感到非常高兴,但是这种成功也让诺基亚很难改变自己的业务。正如曾在诺基亚工作,从事塞班设备开发的分析师里奇所说,这可以归咎于“诺基亚鼠目寸光,以及处处以手机为先的理念。”
而且,诺基亚并没有真正理解软件,所以也不会明白应用,以及围绕应用构建生态体系的重要性。
虽然太长时间依赖于塞班,但这并不能归咎于诺基亚缺乏创意。毫无疑问,诺基亚内部拥有众多的梦想家,但是却缺少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首席执行官,把这些梦想融入到未来的产品之中,反而让这些良好创意的执行成为了一系列彼此分离的梦想。。
里奇表示,尽管诺基亚的研发团队能够开发出一些创新性的产品,却无法把其迅速推向市场,“这只能表明该公司缺乏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层。”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