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特约评论员 宋金波
最近两则有关地产大亨市场动向的新闻惹人关注。一是天津融创集团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以21亿元总价拿下北京东三环农展馆地块,楼面价高达7.3万元/平方米,创造了北京乃至全国的楼面单价纪录,成为新地王,被认为“突破市场想象力”,这也是融创继亦庄地王之后在北京短期内拿下的第二宗地王。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则在用力抛出,百佳超市待售,上海陆家嘴写字楼项目也以60亿人民币的底价叫卖。一个甩卖一个疯买,表面看来似乎总有一个错了。
孙宏斌所为,即便不考虑其复制多年前快速扩张模式的战术需要,也是一个标准的“短平快”行为,更重要的是符合市场预期,属顺势而为。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继续红火,三四线城市迅速萎靡,不再是理论预期,已经成了可以观察到的活生生现实。新的“地王”在京沪相继问世,已经使这一趋势出现了第一个小“高潮”,未来很有可能还将有更劲爆的“节目”。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红火,与三四线城市市场的萎靡,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中国最优质的资产仍将向一线城市集中。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无法忽视这一事实。换句话说,在悲观的预期下,三四线城市将会跌得更惨;在较乐观的预期下,一线城市将涨得更快。以此而论,孙宏斌还真说不上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他把资金投向神木或者鄂尔多斯,这才是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
从李嘉诚的角度,其“抛售”行为,同样是符合市场逻辑的,是顺势而为。观察人士注意到,李家在“从港到沪持续撤资”的同时,还在大举向欧洲商业进军。两者被联系起来,结论就成了“转移财富及产业”。
实际上,由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已经日显强劲,欧洲经济也沾光开始摆脱病怏怏的状态,新兴经济体反而疲软不振,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已成趋势。这种趋势目前来看,不会在三两年内逆转。作为具备全球视野,也不可避免需要在全球布局的“财富家族”,“向西去”是李嘉诚家族的必然选项。
同样,孙宏斌的发展模式与战略,能且只能在中国房地产这个舞台上游刃有余地展开。如果运气够好,只要有两三年就足以盆满钵满,他暂时还没必要去考虑五年之后的“隐忧”或基业长久发展的外部环境。
但两者之间,又确实有联系。李嘉诚“向西”是因为有远虑,孙宏斌“向东”(一线沿海城市),是不惧近忧。而李嘉诚的远虑与孙宏斌的近忧,其实是在一个点上。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分布现状,并不是在一个充分的、理想的市场环境下达致的。过多的非市场因素导致信号在相当大程度上失灵,使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不能用于逆向推理。不过,既然政策性因素及交易成本本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资金倾向于投向一线城市房地产,就只有一种可能:它们比以往更畏惧风险了。一线城市的法治更健全,更能得到忠实执行,信息更公开,对风险的承受度更高。
李嘉诚们感受到了风险,无论最终被证明是对还是错,他们做出了合乎逻辑的选择;同样,这种风险,使一线城市房地产获得溢价的确定性增强了,孙宏斌也做出了合乎逻辑的选择。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风险没有消失,孙宏斌终究将要直接面对;又或者,新的系统性的改革消除了风险,李嘉诚必须返身向东。
(作者系芝加哥制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