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刘晓忠(财经评论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突破了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均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局限。
近年来,尽管决策层立志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然而中国金融市场依然未能走出偏重银行间接融资的格局,这使大量风险过度淤积于银行系统,而难以有效分散。
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现有的风险资产所有人,本身无法有效识别和管控好该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以把相关风险资产转让给专司风险管控的投资人,来实现风险资产在更广阔的市场优化配置。这意味着资产证券化是否具有市场,关键是整个金融市场具有一批专司风险管控的专业投资人,否则若把证券化的风险资产出售给并不具备风险管控能力的投资者,最终的结果不是通过证券化使风险资产很好地借助专业投资者的能力消化掉,而可能是风险在不同市场的串联和风险转向其他市场,得不偿失。
有效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客观上需要发达的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以形成市场化的国债收益率基准曲线,并推进完全的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让市场能更好地识别和有效地管控风险。
目前中国利汇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国债期货等也即将试点,金融系统的开放政策也在渐次开闸,这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资产证券化要真正走出试点作为金融市场的一般性品种,最终还要倚重金融系统彻底的市场化改革。
据《新京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