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告别二次污染 东西湖区环境直追新加坡

告别二次污染 东西湖区环境直追新加坡

2013-09-12 02:34:53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 傅坚 摄

长江商报消息 硬环境景观化人居环境生态化

“东西湖区越来越美了,不管是我住的社区、经常去的公园、去买菜的市场,还是去医院看病,每个地方都干干净净,秩序井然”,家住东西湖的市民赵女士表示,“这里环境住的很舒心,住在东西湖就感觉像住在小新加坡”。赵女士的孩子在新加坡读书,她每年都往返新加坡数次。

刘师傅是东西湖区一名司机,作为“的哥”,城市的道路破损状况他最在意。他表示,现在路面状况比以前更好,现在开车不用像以前那样绕着走,道路平坦无破损,连拖渣土的车子,拖垃圾的车子都变成干干净净。

昨日,东西湖区城管局一负责人表示,今年实施了三个工程让东西湖垃圾告别二次污染,硬环境景观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带来的是市民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

生态洗路法告别二次扬尘

处处是风景, 点滴是青翠。全长14.1公里的金山大道,绿化面积达56.7万余平方米。东西湖区城管局表示,该区自创“生态洗路法”,奏响“马路清洗三部曲”,洗出路本色,洗出行道树本色,大大改善了全区的环境面貌。

“生态洗路法”是东西湖区城管局重装清洗队在作业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套洗路方法,这种作业方法不仅要求路面洗得不见灰土,还要求使用喷雾洒水的方式以免造成水渍。这样一来,过去那种洒水车洒出的水裹着泥浆溅到行人和车辆身上的窘境终于不再上演。

车队作业时,有三辆车组成,每一辆作业车作用各不相同,各司其职,第一辆车负责打湿路面起到降尘的作用,第二辆车负责冲洗路面,第三辆车则紧跟其后负责吸干路面的泥水。清洗车队驶过,只见马路上有水迹而无渍水,用手也摸不到泥浆,彻底改变过去灰头土脸的“光灰”形象。

家住沿海赛洛城的孙先生对记者表示,“全天都打开窗户,一周下来,桌面上没啥灰尘。”而赵女士的小孩暑假回国后,在日记里这样写到,“在美丽的花园之国——新加坡求学。新加坡城市特别干净,马路上没有一点灰尘,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一个大花园;这次回到东西湖感觉同样干净和美丽,正在向新家坡靠拢。 ”

垃圾车洗澡也成街道流动风景

昨日,一辆印有“吴家山城管所”字样的垃圾转运车,从吴家山海口中转站出发,将垃圾运送至新沟镇垃圾发电厂。在离开中转站之前,垃圾转运车驶入一旁的垃圾车清洗站,履行了一项特殊程序——冲澡。近5分钟的冲洗后,这辆转运车便干干净净上路了。

给垃圾转运车冲澡的是武汉市首座智能化垃圾车清洗站,该站投资100万元,于今年5月底投入试运行。清洗站变过去吴家山地区垃圾转运车靠人力清洗为全自动智能化清洗,洗后的污水能循环利用,既节约人力资源,又节约水资源。据清洗站操作员高和平介绍,该站日洗车约150辆次,是过去的两倍。

开垃圾转运车的张师傅表示,“以往开车出去,觉得车脏,给城市形象抹黑,自己也不好意思 ;现在开车上路,车清爽,我倍感自豪”。而东西湖居民则纷纷赞叹,“现在垃圾车干净美观,都成了街头流动的风景线”。

“改良”垃圾转运车 解决途中“抛冒滴漏”

前几年,由于车辆制造出厂本身技术的缺陷,加上车辆年久失修等客观原因,许多从事垃圾转运车辆发生了滴漏现象,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为此,东西湖区城管局对垃圾转运车进行技术改造,成功解决途中“抛冒滴漏”问题。

许多大中型垃圾运输车,不适应南方地区生活垃圾含水量高的现状,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滴漏严重。为此,东西湖区城管局安排多家修理厂维修组和驾驶员对车辆进行会诊与实验,采取多种方法改良,如在后闸板处贴上厚度适中的槽钢龙套接漏,将滴漏的污水用软管引进新增的储水箱等。“改良”后的垃圾运输车滴水不漏,杜绝了二次污染路面。

针对压缩式垃圾转运车污水滴漏现象。东西湖区城管局派专人从三个部位进行了改装:一是在垃圾箱和污水箱的连接处人工加上了两个“漏斗”;二是更换密封条止污水外溢;三是在底部污水箱的排水口加装排渣口,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污水箱排水通畅,解决了转运车污水滴漏问题。

而今,东西湖区垃圾运输车辆做到“雁过无痕”,居民们都纷纷称赞,家门口的路越来越干净了。家住海口垃圾中转站周边居民这样说:“我们担心这个最脏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最干净的地方,垃圾车进出不留任何痕迹。”

漂亮公厕成景观 市民拍照留念

吴晓雯是东西湖区一位医生,她第一次看到位于六顺路游园广场上古朴、美观的生态型公厕,感慨万千,立即掏出身上的相机请别人给她拍照留念。她告诉记者说:“景观化公厕不仅体现东西湖区文明形象,也体现了东西湖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吴晓雯还把这些照片上传到自己微博上,让那些外地人了解东西湖的变化。

今年东西湖区从改变厕所周边环境及市民入厕难问题入手。熙龙湾小区为新建设的一座小区,配套建设了一座20000平方米游园广场,为了解决此处市民入厕难问题,区城管局决定在此新建一座钟楼式景观公厕,占地65平方米,同时,为解决六顺路游园广场公厕厕内环境,将原有厕所改造为钟楼式景观公厕,占地50平方米,解决了市民入厕难,还改善了厕所周边环境,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崔晶晶 通讯员 叶火生 王健 李琼杰 撰写

东西湖区区长刘子清:

创新理念 城管要管出幸福感

2011年、2012年,东西湖蝉联新城区“城管革命”考核排名冠军。今年,东西湖区委、区政府响亮提出,按照“城市环境进入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行列”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实现新城区“三连冠”的目标。

为什么要勇争第一?东西湖区区长刘子清认为,争第一,创牌子,绝不单纯是为了排名,而是把城管考核,作为管好城市的手段,最终评判依据还是老百姓切身感受,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实现环境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两年,“城管革命”已经改变东西湖人的生活。与往年相比,今年东西湖“城管革命”力度更大。区政府专门出台《建设美丽东西湖 打造魅力新城区行动计划》,开展城管革命“十大行动”,既应急又谋远,涵盖交通出行、买菜购物、文娱活动、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

◆新闻链接:

东西湖区打造魅力新城区“十大行动”

1. 实施“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创建行动

2. 实施主题公园建设行动

3. 实施主城区交通畅通行动

4. 实施景观亮化提档升级行动

5. 实施集贸市场提档改造行动

6. 实施车辆营运规范管理行动

7. 实施赏花经济带建设行动

8. 实施空气净化行动

9. 实施山体生态修复行动

10. 实施“清洁乡村、美丽乡村”行动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