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罗义)“相比金条,送金银月饼要含蓄。”在光谷一家首饰店柜台,店员正向一对中年夫妇推荐一款28克的金银月饼套装。店员称,该款金银月饼限量发行,不仅增值保值,送人后对方回购也比较方便出手。
近几年,每逢中秋,各大银行、金银首饰店总能看到金银月饼热销的场面,今年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昨日记者走访街道口、中南、光谷等几个商圈发现,仅少量柜台有小规格的金银月饼在售。
“1件也是限量,1万件也是限量,毫无意义。”资深藏家吴兴平提醒消费者,虽然金银月饼制作精美,看上去养眼,但限量发行、保值增值多是商家噱头。该类产品与黄金相比,工序繁多,往往溢价销售。不少金银月饼属于彩金、彩银,一口价销售,银行与金店也不可能回购,作为投资品并不合适。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