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 叶青(湖北省统计副局长)
在武汉生活学习了34年,我觉得武汉与长江的关系有点特殊。一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在武汉注入长江,把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南岸嘴这个“中国角”。从现有数据来看,有多少座长江大桥,就有多少座汉江大桥。二是江面宽阔。重庆与武汉有点相似,多条江穿过城市,但是,江面不宽。三是长江、汉江都是从城市中心流过,这与长江下游的城市相比非常明显。“大上海”与长江的关系,只是由于长江在它的身边划过,穿过上海中心地带的只是黄浦江。南京、马鞍山、铜陵、九江等亦如此。两条宽宽的大江从武汉中心穿过,给这个城市带来何等的气势。
因此,建桥既给武汉带来机遇,也给武汉带来烦恼。我1979年10月来武汉读书时,武汉只有“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当时要从位于蛇山脚下的湖北财院到汉口的民众乐园,还真是不太容易。在过去的20年,武汉已经形成一个“桥梁效应”,即桥建到哪里,大桥的两边就开始繁荣。原来的徐东一带,基本上是菜地与鱼塘,二桥一通,地价猛升,形成了“徐东商圈”,现在的二七大桥亦是如此。
但是,人会老,桥也会老。武汉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别的大城市多了一笔负担:建桥、修桥、再建桥、再修桥……现在还多了一个挖隧道,武汉想不借债都难。
于是乎,武汉二桥又要大修的消息传来,作为纳税人,只是感觉到金额大了,时间长了,维修频繁了。据武汉城建部门透露,长江二桥即将投资9500多万元进行维修,工期304天。长江二桥于1995年建成通车,记得在通车的前一天对市民开放,我与我父亲、我小孩,三代人在二桥上行走了一番。遗憾的是二桥已经在过去的18年中于2006年至2007年进行了大修。技术部门认为,“由于该桥日车流量远超设计流量,不堪重负,一些老病旧伤近年来再度复发,因此需要再度维修”。这就是我们市民最不愿意看到的文字:老是说流量超过设计。难道大桥的设计师们只能看到10年之后的事情吗?
二桥是武汉内环线的关键节点,维修限行不可能不堵车。官方也想了不少高招。比如,武汉滨江苑汽轮渡增加班次,地铁增加运营列车数量,缩短发车间隔,并执行新的工作日和双休日列车运行图。为了防止隧道堵车,也进行了单双号限制。但是,网民提出的降低ETC收费,却得不到回应。如果把二七大桥的ETC收费降下来,走的人不是更多了吗?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加大二桥维修工程的“审计工程”,“建桥倒人”的事情不是没有在武汉发生过。同时,公共工程的经费节约是有空间的,以此次全运会为例,开闭幕式总费用为900万元,仅为当初预算的10%。本届全运会的运行经费将控制在8亿元之内,比预算削减了78%,桥梁维修虽无法与此类比,但是审计部门“同步审计”甚至“超前审计”总是可以的吧!在武汉,桥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