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国经济“第二季” 如何实现?

中国经济“第二季” 如何实现?

2013-09-15 02:41:0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据新华社

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场潜力巨大,改革大势不可逆转,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们愿意也希望更精彩。实现中国经济“第二季”增长的源头在哪儿,如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实现?

下一步将推动

资源性产品改革

成品油、电力、天然气价格是改革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说,中国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实现有效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和取消一些项目的核准审批和对于工商经营许可资质认证等,更好激发企业、市场主体的活力。

下一步,我们的改革内容非常丰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远远没有到位,如成品油、电力、天然气价格,通过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价格机制对促进节约资源、科技创新的作用。在金融、财税领域,今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财税体系方面,要完善与中央、地方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通过多领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创造更强活力。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活力,是唯一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出路。单纯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只有释放民间活力。而民营企业会主动了解哪个产业过剩,尽快淘汰落后产能。

用市场倒逼结构调整

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

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电子信息制造业

张晓强说,调结构面临大量挑战性工作。调结构的难点,从产业结构来说有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农业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难度很大。今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使城镇富裕,还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我们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增加就业容纳量很大,尤其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等,对经济增长有强劲作用,对一、二产业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第二产业本身,我们感觉规模非常大,中国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都是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很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不强。这就需要今后在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加快可持续发展,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采取有效措施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等措施,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

王健林说:“要用市场机制倒逼企业结构调整”。

经济转向质量型增长

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创新

张晓强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绝对数都是很大的。总的来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期,是符合中国在新阶段国情和经济规律的,这也体现了我国今后的发展更加强调“重质量惠民生,增强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用30年走完英国150年走过的路,取得巨大成就,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将更多转向有质量的增长,”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说。中国改革从农村起步,随后进入城市,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现在中国确实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那就是用更有质量的增长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

赵朴说,促进创新发展,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中国已有明显进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有了自主创新的成果,人们就会越发认识到创新和知识产权背后的价值。二是必须向更多企业开放创新所需的资源。许多创新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它们需要获得金融等资源。

关键词

改革红利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从过去数量、速度型的扩张,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上下工夫。

——张晓强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新源头在哪儿?

食品、智能城市、电力、服务业等产业是新增长点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着一场洗牌,哪些行业会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2012年末,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先后宣布,当年消费拉动发挥的作用十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当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投资为50.4%。但是,尽管消费异军突起,但消费的背后,还有众多问题待解。

“首先是消费的意愿,当我没有安全感,对未来没有信心,担心老了以后怎么办,出现意外了怎么办,生了病怎么办的时候,我的消费意愿就会降低。”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宇在达沃斯论坛上谈到消费时表示。

在林宇看来,消费的另一端是创新,创新本质上是真正拉动消费的,但中国的企业家在这方面并没有合适的土壤。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指出,在消费之前应该先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包括对企业家知识产权的保护、恶性竞争等,这些都是在启动消费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消除后顾之忧,但这些问题现在并没有完善。

中国有3.5亿人将会迁入到新的城市,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人口几乎达到了美国的人口;食品供应存在不平衡性,所以又造成了粮食安全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以来忽略了环境,现在要修补这个问题,这也是一个机遇。

“我们有五个领先的工业设备领域,从发电一直到石化行业,这占我们整个能源消费的20%,但这些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他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技术,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进行大量的固定投资。”李稻葵表示。

此外,智能城市化也是新亮点。李稻葵表示,在中国,很多城市正在投资、建设之中,因为基本的基础设施还并没有到位,或者是已经过时了,所以很多城市下雨会淹水,这些都意味着基础设施是需要投资的。

此外,服务业也被认为是增长新引擎之一。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制造业。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势头或延至全年。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认为,中国服务业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