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金改将助力武汉成为中部金融中心

金改将助力武汉成为中部金融中心

2013-09-18 01:51:1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9月13日,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的一场关于中部金融产业发展的论坛上,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刘美频透露,武汉金融改革创新方案于9月16日上报至国务院审批。方案提出,到2020年,武汉基本成为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对于城市圈经济发展具有引致效应和核心作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大量积聚,形成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低廉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促进本地区金融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活力。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市大力发展金融业,逐渐发展成美国中部金融中心。芝加哥拥有仅次于纽约交易所的芝加哥证券交易所, 有世界上最大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以及举世闻名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局。强大的金融业为芝加哥持久的繁荣兴旺奠定了基石,被称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也应当以芝加哥为榜样来建成中国中部金融中心。

武汉的金融历史底蕴雄厚, 早在1865年, 英国麦加利银行就进入武汉, 随后横滨正金、汇丰、花旗、美丰、大孚等银行相继在武汉开设分支机构 。至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汉口已有本国银行52家,外资银行20家,钱庄200余家。1947年,汉口的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到60家,保险公司43家,并逐渐形成了包括拆借市场、国内汇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兑换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当时的武汉已具有区域金融中心的性质。

目前,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0年末,武汉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461个。其中,银行金融机构25个,保险机构109个,证券机构112个,私募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35个,融资性担保公司91个,小额贷款公司18个。存贷规模迅速扩大。武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10930.77 亿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武汉金融业总量在中部地区规模居首。

虽然武汉优势明显,不过,与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相比,武汉尚有差距。一是总部不多。目前,除了3个地方银行外,没有一个全国性银行总部。保险公司总部仅有合众人寿1个。证券机构总部仅有长江证券等5个,而深圳的金融总部达78个。二是存贷款规模不大。存款余额不到广州、深圳的一半,只有杭州的64%;贷款余额分别占深圳、广州和杭州的54.1%、55.8%和60.3%。三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武汉为6.3%,深圳13.5%,杭州10.2% 。四是融资功能不强,我市上市公司融资额不到深圳的四分之一。

武汉要努力构建区域性金融市场体系,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挥武汉特色科技金融,特别是要发挥武汉金融后台强大的优势。武汉拥有全国领先的金融后台中心(主要指结算、清算IT支持和运营中心)。2011年,金融机构在汉签约入驻的后台服务中心已达30余家,全国领先。武汉要把这一先发优势转变为绝对优势,形成全国金融机构的后台中心。并以此为契机,由简单的职能支持、后台处理向中台(风险控制、审核政策)、前台(信贷、柜员零售交易部门、销售)延伸与渗透,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功能部门在武汉设立管理与业务中心,从而形成区域金融中心。

武汉金改方案如能获批,将为武汉建设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石。

■本报评论员梁秀峰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