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9月18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决定保持量化宽松的规模不变,伯南克继续站在直升机上撒钱。这一消息给全球市场注入了强心针,亚太股市全线反弹,尤其是印尼股市更是大涨7%。但是日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美联储有可能在10月缩减QE规模。美联储内部主张维持量宽的鸽派与反对量宽的鹰派之间一直在较量。前财长拉里·萨默斯退出美联储主席的竞争,现任美联储副主席耶伦胜算大增,市场也是一片“欢呼”,因为耶伦是主张退出量化宽松要缓行,而萨默斯反对维持量宽。对于何时退出量化宽松,美联储内部有分歧,但是退出是肯定的。
最近三四个月来,全球市场的阴晴几乎系于美联储,伯南克说要退出量化宽松,新兴市场国家就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资本外流,印度卢布、巴西雷亚尔、印尼盾大幅度贬值,新兴市场国家的神话被伯南克的几句话打回了原形,而现在伯南克暂停退出,又给新兴市场国家以喘息和调整的时间窗口。这几个月的波折无异于一场经济危机前的演习,各国已经品尝到了其中的苦涩。只有美联储能够搅动全球资本市场,引导资本的流向,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经济已经嵌入到“大资金潮”中,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会引起美元利率的上涨,投资者会回流到美国市场,同时新兴市场国家之前大量举债,利率上涨增加了偿债成本,对于印度等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来说,这是双重的冲击——货币贬值增加了进口成本,增加了还债的成本。
伯南克保持量化宽松,简直就是给这些国家“救急”了,曾几何时,伯南克因为量化宽松而备受指责,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不断升值,被巴西财长曼特加指斥为“汇率战争”。经过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世界经济已经习惯了廉价的信贷和充裕的流动性,一旦资金潮水落下,裸泳者就会暴露在世人面前。廉价资金使政府和企业疏于改革,风险意识淡薄,但不要忘了经济学最简单而容易被人淡忘的规则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服务于美国经济复苏,而新兴市场国家享受低廉的资金不过是这一政策的副产品,但是恰恰这一副产品构成了很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外部前提,这也是当前全球经济的最大悖论所在。
伯南克这次没有减少购债规模,核心原因无外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并不强健,失业率依然比较高,长期通胀预期没有超过美联储设定的目标值,另外,美国国债上限即将“触顶”,财政收缩可能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威胁。基于此,美联储暂停退出量化宽松,至于何时以及如何退出量化宽松还要看未来美国经济复苏的情形。除此之外,伯南克即将于明年卸任,如果9月议息会议之后就退出量化宽松,从而引起全球经济震荡,美国经济复苏变成探底,那伯南克岂不是要灰头土脸地卸任?
量化宽松是一种扭曲性的市场操作,终归要退出,过去几个月新兴市场的震荡已经提前“演练”了一把量化宽松退出之后的“图景”。伯南克这次的“意外之举”只能减慢结束量化宽松的步伐而不会影响大方向,市场还是需要充分的准备,迎接量化宽松的终结。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后)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