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还记得陪伴我们长大的《十万个为什么》吗?如今,这部陪着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巨著售价比原来翻了近10倍。9月份刚刚开始发售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近千元的“身价”令不少家长望而却步。(9月22日《大河报》)
最新出版的老牌科普启蒙教育图书《十万个为什么》一上市就被不少人问了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贵!”。作为一套16开精装版的彩图出版物,共计18卷,600万字, 7000余幅“版权”图片,每本折合50多块钱,在当前图书价格普遍进入50时代以来,其实说不上贵。相比14年前的那一版32开本12册,相当于容量翻了一倍,其实是值得入手的——何况不久之后还有简装版面世。
大家的100001个为什么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正在于我们一直对科普知识类图书的价格予以低估。这是由大量不负责任的出版社造成的假象。我们到网上书店输入“十万个为什么”会出现近千个结果,分别冠以“少年版”、“新版”的名头,最便宜的平均5块多钱就能买到一本。同时,在网络时代,人们觉得有知识上的疑问上网搜索就能解决。儿童科普书中的“科学”似乎变得很廉价,或者是应该很“廉价”,所以这套书就显得很“昂贵”。
但是,事实上就像我们在网上搜寻答案会得到大量冗余信息和伪信息一样,一些二把刀的非专业编者,往往也用投机取巧的手段,把一些未经过验证的“科学”内容放进书中进行“普及”,再配以粗糙的插图、加大的字号和宽宽的行间距,一本书就“做”成了。少年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天然的好奇,他们将来的很多概念、推理、判断、行为都是建立在这个时期对世界基础性、常识性的认识之上。求知若渴的心态、科学理性的眼光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当下,能科学系统地为青少年儿童精心编制的、“保险”的科普读物,除了这一套卖了几十年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外,迄今依然不多见。这除了出版者自身要有较硬的知识功底外,还需要具备让这个年龄段的读者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能够理解的解析角度。
既然是有趣的真科学,那就大胆地肯定它的价值,不必贱卖。毕竟,现在有诚意为孩子们编书的专家越来越少。“贵”是相对的,关键是要有“可贵”之处。
说到这里,这套书其实也有可以改进之处。既然有一定的公益性在里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推广普及,是可以改变销售策略的:不妨每册单独定价,购买者不必一次掏大几百,按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计划“分期付款”是不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套书?此外,对开本和装帧的选择可以更方便实用,毕竟这套书的读者都是小朋友,书用来阅读比用来收藏更有意义。
■花猫子(特约评论员)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