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不必羡慕免费医疗

不必羡慕免费医疗

2013-10-10 01:43:3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一则“俄罗斯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新闻近日在网络疯传。很多人以艳羡的心态评论:想不到俄罗斯还是走到前头去,到底人家普京有本事。

我对这条新闻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一来俄罗斯媒体也是谣言遍地,这么重大的新闻,居然只有《共青团真理报》官网短短几行语焉不详的报道。二来近年国内媒体对“免费医疗”抱有过份热情,到处挖掘国外免费医疗事例。从欧美发达国家,到古巴印度,甚至还有人将朝鲜列入范例,水份之大自不待言。俄罗斯和中国同为转型国家,经常也有“全民免费医疗”的说法出现。2012年《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约请70多名驻外记者调查,发现只有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无需花任何费用。其他一般“免费医疗”国家大多只是部分免费或医疗保险支出。

经过查证,“俄罗斯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新闻并没发在当天《共青团真理报》上,只是网站做了刊载。医疗免费是俄罗斯宪法早就规定的内容,此次卫生部长只是公布愿景,并且承诺“保证医疗服务项目每年都会增加”。真正的全面免费何时落实,尚不得知。事实上,即便成真,恐怕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困境:缺医少药,排大队,等长龙,效率低下。很多人为了在公立医院做个小手术,往往要排一两年;在私立医院固然又快又好,价格高昂足够让人脱一层皮。这些景况在福利国家早已不是新闻,不知道对免费医疗欢欣雀跃的人们是否准备好了承受这样糟糕的医疗。

有人举瑞典为例,作为北欧福利国家的代表,瑞典才是免费医疗的样板。然而近年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瑞典对福利主义的弊害并无免疫力。庞大的公共开支带来的高税收正让私营企业陷入衰退,医疗事业也日益变得官僚化。政府的医疗计划让私人医生难以为济,他们要么放弃职业,要么大幅提高价格。公立医院充斥着懒散、排队和无精打彩的医护人员。到七八月份病人集中的时候,医院往往陷入瘫痪。瑞典人确实实现了“低价”甚至“免费”的医疗服务,不过从长远看,整个行业处在缓慢衰退中。这和任何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瑞典整体经济基础较好,耐折腾罢了。

关于免费,中国人有过十分惨痛的“吃饭免费”历史。现在的“免费医疗”稍强一点的地方在于:私营业者没有被消灭,他们尚有回旋余地。不过随着民众被“免费”吸引,市场越来越狭小,规模效应无法实现,行业就慢慢衰竭了。虽然不像“吃饭免费”的代价那么酷烈,它的危害性尽管隐蔽但还是很大。

应该以历史和行业的眼光看待中国民众对“看病难”的惨痛记忆。从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医疗事业有了极大发展,看病难已有极大缓解;尤其在某些专科门诊,私立医院和诊所竞争非常激烈,价格也一降再降,民众治病基本不成问题。在西方,牙科是大手术,看牙往往要花大钱,牙医成为富得流油的职业,而这在中国几乎不存在。原因就是医疗市场化在某些领域推进得比较深入。“看病难”主要体现在全科大医院,尤其是大手术,这恰是管制最严重的领域。想提高民众福祉,应该深入市场化改革,允许医生之间、公立和私立医院之间平等地相互竞争。羡慕俄罗斯的免费医疗,搞“大锅饭”,只能让中国医改走向歧路。

■陈兴杰(财经专栏作家)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