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禁止艾滋病人进公共浴室不靠谱

禁止艾滋病人进公共浴室不靠谱

2013-10-15 01:54:5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商务部起草的《沐浴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该办法拟规定,沐浴场所应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止性病、艾滋病患者入浴的警示标志。该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公共浴所对艾滋病人说不有没有必要,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和社会公众的争议。(10月14日《北京晨报》)

沐浴场被要求在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包括禁止性病、艾滋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入浴标志。沐浴业经营者违反该办法,情节严重的,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禁止性病、艾滋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入浴的规定,当然是基于顾客健康和安全的考虑。由此引发的争议,显然与办法制定者的初衷相悖。

这里面首先涉及到一个科学的问题。共浴会不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染?专家表示,这么多年来,从未有任何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入公共浴室会感染艾滋病。因为,根据艾滋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存情况,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完整皮肤的接触是不会传播的。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被禁止进公共浴室的性病、传染性皮肤病没有引发歧视争议的原因所在。

当然,也有人说,假如正好有伤口怎么办?我注意到,是否同意禁止艾滋病人进入公共浴室的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网友表示“同意”。出现这种结果是很正常的,因为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甭管有没有传染的可能,禁总比不禁更安全。问题是,这样的网络调查结论并不意味着禁止的必要。否则,就是对“多数人暴政”的公开支持。事关尊严和人格的基本权利,是不容许被人随意投票剥夺的,并非只要取得多数人支持,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就可以被公开剥夺。

按说,设立禁止性病、艾滋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入浴的警示标志,对沐浴业经营者来说只是小事一桩。问题是,要想有效阻止上述人群去浴室,却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对沐浴业经营者来说,是不是性病和艾滋病人,外表根本看不出,也无从监管,更没有权力去盘查,因此只能依靠自觉。反过来,只要充分尊重艾滋病人等特殊人群,不让他们因为处处遭受歧视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冲动,相信他们也会对公共沐浴场所有所回避。

所以,要问禁止艾滋病人进浴室的规定能达到啥效果,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艾滋病人感受到歧视。不仅如此,艾滋病人因为类似规定而感受到的歧视,反而有可能刺激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举动,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我们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鼓励社会尊重、理解、接纳艾滋病人,一方面却又搞出这些有歧视嫌疑的规定,这样做只会让此前的种种努力前功尽弃。

■ 盛翔(湖南 职员)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