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客商压价 企业被迫打“价格战”

客商压价 企业被迫打“价格战”

2013-10-18 02:36:14 来源:长江商报

昨日,一参会企业展位前,鲜有客商问津。本报记者 孔慧慧 摄

长江商报消息 广交会前两日,鄂企拉回8670万美元订单

昨日,为期五天的第114届广交会一期已进入第三天,也到了最后成交下单的关头。据广交会湖北交易团统计,本届展会前两日现场共计成交8670.08万美元。不过,湖北省商务厅介绍,这里面意向性订单占据大多数。

海外实力买家少、下单更为谨慎,成了参会企业的共识。而海外客商不仅惜单,在价格、成交等方面提出的条件也更为苛刻,企业的出口信用风险顺势加大。

■本报记者 孔慧慧 通讯员 谭珺 发自广州

客商数量下降一成多实力买家减少

昨日早上十时许,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展位的工作人员围坐在一张桌子前,静等着客商的光临,“客商不多,尤其专业采购商更少,大多数仅仅走马观花。”广交会官网数据也显示,截至16日,本届展会到会客商为63054人,而第113届广交会同期到会客商为73772人,同比降幅达一成多。

公司出口部经理孙永浩介绍,从2004年开始,每届广交会公司都悉数到场,展位规模也从最初的一个标展扩大到现在的四个标展,但本届展会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虽然有意向客户,但会场上没有接到现场订单,“今年春场还有现场交定金的。”

湖北三江船艇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唐立英也表示,开展两天多时间,共接待了500多名客商,仅仅收到180张名片,“很多只是看着产品好玩,顺路过来看看。”她说,本届广交会相比今年春场效果差一点,与去年同期的秋场相当,“这一届的客户质量不如春场,购买力比较差。”

唐立英介绍,本届广交会上,客商更为惜单。她说,虽然接了三个订单,但都属于样品,每个单子仅是一两台产品的量。而在以往,即使客户要样品,至少也会买一个货柜,“2010年有个客户一次性定了8个货柜的样品,一个柜12台。”唐立英感叹,如今客商变得犹犹豫豫,以往大手笔下单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

黄石鑫华轮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麒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说,开展几天,共接了两个订单,都是合作了几年的老客户下的,本次展会上的客商以中东等市场居多,购买力整体不强,“很多来到展位还待不到五六分钟,随便问问就走了。”

正如黄麒所说,记者采访时,该展位来了数个客商,仅仅在对产品简单了解后,拿着宣传单就走人。

客商对价格敏感企业拼价格抢市场

“客商少也就罢了,好不容易来几个有意向的,提的价格还很离谱。”说起本届展会的客商质量,黄麒颇为无奈,“一来就问有没有新款式,但是价格压的很低。”

她介绍,本届展会上来的不少中东客商对价格过于敏感,部分商家甚至会拿着其他同行的报价前来对比,“有些一口气就要我们把价格降四五美元,一个20美元的轮毂,降到15美元的话,直接压低了25%,我们根本没法消化这样的成本。”

黄麒介绍,近年来轮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一些刚起步的小厂会首先考虑产品推广,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压低价格,挤压了一些大企业的中东、南美等新市场。

孙永浩也有同样感受。他说,价格战历来在广交会上比较明显,“简直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他举例,公司以前的常规产品售价为90美元,迫于行业价格战,已经压低至78美元,“没办法,别人价格比你低,再不调整就只能失去市场。”

孙永浩表示,即使少赚点,也要想办法保住部分客户和市场,“要不然市场都没了,还怎么生存。”

近两年人工、材料、运输等成本飚涨的背景下,价格战让一些大企业备受摧残。

“价格低到一定程度,没法退步了。”本次展会上黄麒接待了一位俄罗斯客商,虽然不是公司客户,跟他却比较熟悉。

黄麒说,该客商已经跟公司接洽了两年,每次广交会他也会来公司展位洽谈,但始终没有签单,“主要还是觉得我们价格高。”而让她为难的是,为了培养新客户,公司针对他们的报价也相对较低,“再低就跌破成本了。”

客商提苛刻条件企业出口信用风险加大

客商在压价的同时,也在跟企业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唐立英说,当下欧美市场还未完全复苏,一些当地客商不想囤货担风险,故而提出在交完预付款后,先拿到提货单去港口提货的要求,“这对我们来说风险太大了,肯定不愿意接受。”

除了在提货时间方面提要求外,部分中东客商甚至在结算付款方面也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

孙永浩说,有尼日利亚的客户表示,要采取赊销的方式,等所有采购的货品卖完了再交全款,否则不予回款,“有些同行为了抢客户,底线越来越低,甚至愿意接受这样无理的条件,但后期风险太大了。”

采访中,不少企业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客商这样的条件。“安全很重要,万一不小心一票砸下去了,得不偿失。”孙永浩说,近两年,海外客商的信用度逐渐走下坡路,不少同行曾遭遇过货物已发出却收不到回款的情况。为了规避风险,公司在与新客户洽谈的过程中,会联系中国信用保险,综合考察客户的资信,“如果资信不好,坚决不合作。”

部分企业也通过信用证、延长回款周期等方式规避风险。黄麒说,公司与客户约定,在收到对方30%的预付款,再将货运到指定的地区后,客户就必须付全款,否则企业可将货物全部退运,“一般客户都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还有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规避风险和挽救损失。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武汉营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其出口信用承保额达20.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6.9%。另外,1—9月中信保武汉营管部已受理企业报损案件34件,为9家企业支付赔款2870万元;同时利用海外追偿网络,为11家企业追回海外欠款约4900多万元。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