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张颐武:
郭敬明受到的赞美和批评来自新的个体性的存在。这个体性推崇自我感觉,又迎合消费风尚而相当世俗。不能不说,在张爱玲远去,程乃珊故去,而王安忆已越来越和上海年轻一代疏离而影响力淡化的时刻,郭敬明变成了上海想象的新的部分。#著名评论家、北大教授张颐武近日发表博文《<小时代>的“小”》,阐述自己对郭敬明及其作品《小时代》的看法,其把郭敬明称作“上海想象的新的部分”的说法,遭到了诸多作家评论家的质疑和反对#
@贾平凹:
最初大家写散文都是杨朔那种写法,后来有些读者有意见,我就想要突破散文的界线,也不要成为小说的附庸品,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要突破小说的写法,一定要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写出痛痒的东西。#11年前,贾平凹在刚创刊的《美文》杂志上,提出了“大散文”写作。昨天在“中国报人散文奖”颁奖仪式上,贾平凹承认散文的发展不太景气#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