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见习记者 熊苗)以后,你可能成为苏宁或京东的手机用户,由他们来为你量身定做适合的资费套餐和特色服务。
经过5个多月的酝酿,苏宁日前率先宣布,已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就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最终签署合作协议;除苏宁外,国美、迪信通、乐语、爱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东7家企业,也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可通过互联网或者租用运营商网络的方式,经营基本电信业务。
明年“五一”放号
据悉,虚拟运营商不同于增值服务商的最大区别是,它以自己的品牌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拥有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根据监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工信部将在今年年底发放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
“我们肯定是希望通过和虚拟运营商的合作,在业务上有新的创新和尝试。”有运营商高层向记者强调,引入虚拟运营商,核心在于“做大蛋糕”而非“切蛋糕”;而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运营商给的价格在六折左右,并不优惠,而虚拟运营商也很难通过简单的话费和流量赚钱,“重要的是掌握通道和入口”。据悉,虚拟运营商放号已经进入倒计时——明年1—4月为转售商与合作运营商的系统对接期和准备期,从5月1日起正式放号。
全球1/4虚拟运营商停业
尽管这些企业对申请牌照颇积极,不过,靠基础电信转售业务真赚钱吗?
事实上,虽然全球有1000家左右的移动虚拟运营商,但根据Informa公司的数据,由于起步不力或后期经营不善,多达24.5%的虚拟运营商最终停业或是被收购。另据Wireless Intelligence公司2012年的数据,近期欧洲有84家虚拟运营商企业退出市场,另有44家虚拟运营商企业被传统移动运营商收购。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