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给社会活力开闸

给社会活力开闸

2013-10-23 01:31:5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在今日中国的改革棋盘上,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体制”已然形成。在一些领域,有形之手因“无力”而失守、无形之手因“无利”而失灵,社会作为“活力之手”,正可发挥关键作用。有人认为,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第一个突破口,带来了30多年持续增长;而社会改革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决定着未来30多年的发展走向。

前不久,国务院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仅仅半年多时间内,相继取消、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过去一年来,围绕“简政放权”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尝试。通过机构改革,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交给市场、还给社会,从而完成职能转变。

前不久,台风肆虐东南沿海,浙江余姚被大水围城多日。虽属天灾,但人们对于应对的责难,也可从反面解读出“全能政府”的无奈与社会发育的不足。在社会事业上,教育改革缺少基础性顶层设计,医疗改革难以填平供需间的鸿沟,而社会保障则遇到资金管理、区域协调等新问题。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如何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减少行政干预、赋予更大自主权,让社会力量不断孵化、成长,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正是“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基本前提。

一些地方“谈社会就害怕”,认为社会活力的激发会削弱政府的作用,宁愿当“保姆”;一些地方“谈社会就反对”,害怕社会力量的引入会影响到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不愿意“放手”;还有一些地方“谈社会就摇头”,不知道怎么跟社会力量打交道,更别说服务和管理了。思想的解放,曾打开经济发展的闸门;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社会,把这一道活力的闸门打开。

■据10月22日《 人民日报 》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