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中国最近的外汇储备余额数据是3.66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德国2012年的GDP。这么多外汇储备的一个主要去向就是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12681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接近全部外储的1/3。
美债几乎是收益率最低的投资品种了,很多人士都呼吁中国应降低美债的持有比例,可以考虑增加购买跨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购买欧元区债券等,分散投资。但我认为美债仍应是外汇储备投资的首选。
从收益率上看,美债当然并非最佳选择。但是,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而言,收益率并非首要考量的目标,流动性才是最关键的。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是外汇的三大来源。外汇进来首先是要兑换成人民币,流入的外汇越多,对人民币的需求就越多,人民币就越有升值的压力。但为了鼓励出口,又不希望人民币升值。怎么办?加印人民币来购买外汇。长期下来,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外汇成了最大的资产,占到83%。央行的负债是什么?人民币。如果遇到大量的人民币需要兑换成外汇时,央行外汇储备又不足的话,人民币汇率就会下跌。特别是短期国际资本(俗称热钱)一旦有风吹草动,就脚底抹油开溜。央行必须保留足够数量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外资的突然撤离。
持有外汇储备的理由,就是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尽管外汇多种多样,有美元、欧元、日元、法郎等等,保持汇率稳定,实际上是特指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对各种外汇汇率的走势图也证明了这一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相对稳定,而对欧元、日元等其他外币的汇率则波动非常明显,那么最好是持有流动性最佳的美债。一旦美元汇率有波动,立刻可以动用手中的美债进行干预。如果换成其他外汇资产,到了需要干预的时候,还需要把其他外汇资产转换成美元资产,徒增交易风险。如果外汇储备买了美元计价的股票,那么到需要现金美元干预外汇市场的时候,就要大量抛售相关股票,必然导致股价暴跌。此前积累的所谓账面盈利完全可能付诸东流,甚至会因此陷于亏损。
有人说中国3.6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拨出几千亿追求高收益率的投资,不影响流动性。如果拿出几千亿美元换成欧元资产或者搞其他投资不影响流动性,那就说明这几千亿美元是多余的,我们要把它抛出来,还给市场。这不是追求收益率问题,而是应不应该持有的问题。它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汇率的稳定,多余的外汇应抛出来,还给市场,市场会更懂得如何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对于外汇储备而言,与其费尽心机追求更高的收益率,还不如认认真真研究如何降低储备规模。外储的存在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资本外逃、保持汇率稳定。
只有经济体本身很安全健康,让外资有长期的信赖,关键时刻甚至还能成为资金的避风港,那这个经济体才不需要外汇储备了。
■ 胡锋(高级经济师)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