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环境受损”程度须让公众知情

“环境受损”程度须让公众知情

2013-11-05 01:54:2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金南日前在“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四十年”论坛上表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环境大山;几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量,从目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第一。

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受损的程度必然就大。可到目前为止,对这些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分布情况等,公众仍难确切知道。

环境信息透明的体系,在中国正在缓慢地建立。其中,公众感受最深的一个透明,是从2013年1月1日以来,74个城市如实地公示了其空气监测系统监测到了空气6项污染物的信息。

空气污染信息可透明,其他如地下水污染信息、生态系统受损信息、物种灭绝信息,也当如此。

只可惜,我国当前的环境信息透明度仍严重不够,按国际通行经验,我们亟须在五个方面,提高信息透明度。

一是要求所有的企业如实公示其污染物排放信息,包括其种类和排放量。二是要求所有的区域政府,公示其实时的水、空气、土壤等的环境质量。三是鼓励所有的公众,自发地监测身边的环境质量,遇上可疑之处,及时举报,倒逼环境整改和信息透明化。四是公开哪些物种、河流、山脉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五是明确告知公众哪些人正沦为环境难民,他们为此承担了多重代价。

据11月4日《新京报》,作者冯永锋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