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咸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咸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2013-11-09 02:04:09 来源:长江商报

九宫山。咸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长江商报消息 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纲,以泉为魂

城市名片

被称为湖北南大门的咸宁,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之城、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等称号,有中华桂花之乡的美誉。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的全新定位。

近年来,随着鄂南强市战略的不断推进,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基础差、底子薄的咸宁,正向“打造鄂南强市,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进发。

■ 本报记者 郭婷婷

■ 城市规划

做大咸宁都市区向咸赤嘉城市组团扩展

从武汉到咸宁,坐高铁仅需24分钟。站在咸宁市中心的规划局大楼环顾四周,这座城完全与森林、温泉融为一体。

规划局背后是十六潭公园,在刚刚落幕的咸宁第五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上,十六潭公园三期及十六潭路改造等十大重点工程竣工迎客,咸宁将“香城泉都”的理念,深深地融入到全市景观区域规划当中。

“早在2010年,咸宁在全省市州中率先编制了直至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咸宁市规划局总工程师马跃进说,“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纲,以泉为魂”,短短3年时间让咸宁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城市魅力。

马跃进说,为了实现绿色崛起目标,在总体规划基础上,他们还编制了《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向两湖及咸赤嘉城市组团扩展,做大咸宁都市区。计划通过吸纳项目引进人口,形成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

■ 旅游战略

旅游收入破百亿,“早几年想都不敢想”

10月18日,13个高铁沿线省市的200多家全国百强旅行社、知名旅行社齐聚咸宁,共同签署《高铁休闲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高铁休闲旅游战略联盟(咸宁)合作宣言》,13省市“抱团”打造高铁旅游精品品牌。

合作的余温还没散去,咸宁市旅游局促联科负责人孔祥轶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盛况。“这是咸宁旅游业面临的一次重大机会。” 孔祥轶说,借高铁的便捷,他们与百家旅行社签约做大品牌,以求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打造高铁无障碍旅游区。最近天转冷,温泉游已经开始升温。

“旅游收入实现100亿元,早几年想都不敢想,现在早已实现。”咸宁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光莉说,咸宁推动全域旅游资源、产品、空间和线路大整合,以系统整合带动旅游竞争力飞升,打造“大咸宁旅游品牌”。

该市还出台了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十条意见”,推进香城泉都品牌建设。按规划,到2020年,该市接待旅游人次将突破1亿大关、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 环境保护

山水城融为一体  被誉中部城市圈“绿心”

实现绿色崛起,就要以“绿”为重点。置身咸宁街头,仿佛被森林所包围。走在城市景观路香城大道上,2.5米宽的人行道,配有2.5米宽的绿道,道路和森林几乎融为一体。

“咸宁的居民收入不高,但幸福指数一定很高。”来自河北的游客韩兆富老先生感叹说,这里的绿化程度令人惊叹,山水城融为一体,让人陶醉。

咸宁市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前几天环保部项目课题组就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环境评价课题到咸宁调研,认为这里到处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称得上是中部城市圈中的“绿心”。

咸宁市园林局局长李光介绍,目前咸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2%,城在山中,水绕城转,山水相依。但还在努力拓展绿色范围,增加人均绿化面积。今年还就新建、续建3个公园绿地,城际铁路垂直绿化休闲绿地4.2万平米,还新增了5个街头小游园,全市新增公园绿地共计66万平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了2.2平米。去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总天数达到352天,空气优良率为96.2%。

■ 工业建设

华中首台六色高速印铁机落户

在咸宁经济开发区华源印铁制罐生产车间里,公司负责人李昭霞向记者展示了华中地区首台六色高速印铁机,“每分钟可达110印次,颜色多样,色彩分明,这种机器全国也只有三台。”

为何选择落户咸宁?李昭霞说,除了看中咸宁的区位条件,最重要的还是招商环境。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咸宁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咸宁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就引进工业项目375个,引资535.5亿元,其中投资过亿项目92个,包括投资68亿元的特种钢生产项目,投资30亿元的数据终端设备消防液产业园项目。

为了提升实体经济地位,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咸宁市出台硬性考核,“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拉练,一年一结账,连续三次排名倒数第一自动引咎辞职。”在全市掀起工业项目建设比拼热潮。

今年前三季度,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08.9亿元,同比增长23.4%。咸宁市经信委负责人说,通过一级逼着一级干的倒逼机制,为实现咸宁工业崛起打下了良好基础。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