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到来,人们纷纷摩拳擦掌抢折扣。本报记者 孙辰 摄(创意摄影)
长江商报消息 物流大战同步打响,“双十一”日均邮件处理量将超5300万件
据新华社电 今天是“双购物狂欢节”,这个被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如今几乎成为中国近6亿网民最为期待的年度盛事之一。业界判断,今年天猫与淘宝“双十一”销售额有望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60%。这一数额相当于王府井百货三个季度销量的两倍、沃尔玛中国半年销售额。
随着“双十一”到来,不管是苏宁、腾讯还是当当,均各出奇招,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的还有国美电器、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传统电商,这意味着淘宝在未来的网购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搅局者,一场中国电商的“战国时代”已拉开帷幕。
围绕电商大战展开的物流大战也同步打响。在5日国家邮政局召开的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媒体通气会上,市场监管司司长王丰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邮件总处理量将超过3.23亿件,日均处理量将超5300万件。其中,最高日处理量可能突破7000万件,比去年的最高日处理量增长一倍以上。
不少快递公司已早早备战,改造输送带,租赁中转场地,增加运输外包服务,提升自身应对力。
虽然此次“参战”的主流电商纷纷推出快递“当日达”服务,但面对“双十一”的购物释放,电商及快递公司能否安然接招仍是大难题。
思考
让目光超越“价格战”
“双十一”已成为“人工造节”最轰动的产物,其后遗症也年年被诟病。从网购平台的瘫痪,到商品质量的参差,再到物流环节的阻滞,乱象丛生。
然而,往年的乱象并未阻止电商大战的升级,今年“双十一”战场甚至延伸至传统行业。某网络商城在电视上投放广告,暗示消费者在实体店看好货号,再在网上以更优惠的价格拍下。这类对“抄号族”的鼓励,让实体店步入更尴尬的境地。
“双十一”的隐性威胁与后续效应,应引起整个电商行业的警醒,逾百亿的销售额看似可喜,实则隐患无穷。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以“价格战”见长的网购将客户从传统零售业分流,当“八折销售”变成“五折封顶”,“五折封顶”又进一步突破为“全场三折”,滥价行为正一步步助长着消费者“唯价格是从”的心态,这会否倒逼整个零售行业逐渐背离健康的、正当的盈利方式?
如果将目光穿透“价格战”本身,我们会发现,新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的交锋与互融,皆已拉开帷幕。
保险业加入大战 车险最低4折
本报讯(记者 王晴 通讯员 许秀薇)除了传统商业以外,保险业也加入这场电商大战中。
昨日,记者在天猫淘宝网站上看到,已经开店的险企均展开了极大力度的促销,部分车险产品最低折扣4折左右,且同时有送加油卡、抢iPhone 5s等活动。
“保险业可以说是全面备战‘双十一’。”湖北保险业内人士介绍,金融产品早就进入电商市场,且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之中。
高校“双十一”宿舍不熄灯
本报讯(实习生 韩碧瑾)上周六,武汉体育学院宿舍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条有关“双十一”通宵供电的微博,转发量在三小时内即达到150多次。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大呼“贴心”。“我们学校太洋气了!”上大三的郭同学是个网购族,已经列全购物清单,并收藏好了店铺,只等零点秒杀。
据了解,武汉体育学院此次为“双十一”开绿色通道,在武汉各大高校中尚属首例。
达人整理“最牛抢购清单”
本报讯(记者 王晴)昨日,记者获得了一份号称“最牛抢购清单”的“双十一”购物指南。这份清单上,不仅罗列了所有旗舰店促销的产品,还注明了专柜价和折后价,并给出链接,整份清单包含37个品类。
清单的原创人员之一“丢丢”介绍,这份清单是她和几个喜欢网购的人花半个月时间整理的,原本只是通过QQ传给了亲朋好友,谁知被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在网上走红。
庞大进军汽车电商
本报讯(记者 翟莹)昨日,赶在“双十一”前,由庞大集团自主开发的O2O网络平台——庞大汽车电子商城正式上线。
记者点击网站发现,它主营整车销售、养护服务,涵盖汽车销售的各个环节,不过目前显然还不够成熟,客服等细节尚未处理到位。
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则表示,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展示、交易等服务,但服务环节仍然由经销商实现。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