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贸家电光谷店也打出“双十一”的促销广告,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消费。本报记者 孙辰 摄
长江商报消息 提前一周开始各类促销,力度堪比“十一”黄金周;部分小店关门歇业一天
对于各大商家来说,“双十一”消费潮早就不只是电商的独享,实体商家也想分一杯羹。然而,并非所有实体店都能抵抗得住这场购物大战。
昨日,记者从武汉的多个商圈了解到,大型商圈为了与电商拼人气,提前了一周时间开始各类促销。根据统计,武广、江汉路等传统商圈,不仅在“双十一”前的周末获得了爆棚的人气,也在“双十一”当天得到了超过平日周末销售额的好业绩。
不过,光谷、汉街等新型商圈的小型品牌商铺则在这场大战中采取了“退避三舍”的态度,有的干脆关门歇业避开与电商的竞争。
紧盯中老年人传统商圈狠力促销
“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网购节,买东西还是在商场比较放心。”昨日下午,51岁的市民朱女士和老姐妹们一起在王府井百货狂购了上万元的商品,黄金、服装全部揽入怀中。朱女士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商场大额促销就赶紧加入抢购,“我算了一下,这次的折扣力度和‘十一’黄金周差不多。”
事实上,和朱女士有同样想法的中老年人,正是传统商家们在这次商业大战中的目标消费群,不少商家表示,为了与电商竞争,他们从一周前就已经开始大面积打折促销,“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网购,中老年人还是习惯实体店购物,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在大型促销活动的带动下,各大商场的业绩也十分可观。“上个双休,我们的销售额比同期多出了三成,‘双十一’下雨又是工作日,销售额还超过了周末。”世贸广场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大叔大妈”的帮助下,该商场仅黄金一项,就在昨日卖出了30余万元的好成绩,有部分专柜的销售额同比翻了三倍。
年轻人只试不买小店关门避竞争
相对这些吸引大叔大妈注意力的传统商圈来说,以年轻人为目标人群的新型实体店商圈则情况不佳。
昨日下午,记者在光谷步行街发现,不少商铺也打出了“双十一”促销的牌子,但相较于网上的火爆销售,实体店销售状况相对不及。
巧巧(化名)在光谷步行街经营一间不大的服装店,昨天,她选择关门歇业一天。“‘双十一’的生意肯定不好,与其沦为网购达人的试衣间,不如关门歇业休息一天。”巧巧介绍,她所在的商圈针对的是年轻时尚一族,“双十一”网上抢购是必行之事,前两天她就发现很多顾客只试穿不购买。
另外,记者也在经开万达、楚河汉街等新商圈同样看到,“双十一”当天的生意确实不如意,很多顾客试完衣服嫌贵,说要去网上淘,“一件兔毛外套,还价300元,说网上就是这个价格。”万达一家服装店老板无奈地说。“我们还是等圣诞节再来发力促销。”许多店铺老板表示,圣诞节多数年轻人都要出来约会,那个时候电商不如实体店有优势。
■本报记者 王晴 杨金金 见习记者 吕诗洁 通讯员 陈莹珏 张剑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