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1.8亿件包裹:“双十一”催快递业四年蝶变

1.8亿件包裹:“双十一”催快递业四年蝶变

2013-11-14 02:11:4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1.8亿件包裹、首日处理量达6000多万件,这是今年“双十一”购物狂欢后给快递业留下的严峻考验。

据了解,在今年快件量翻番的压力下,快递业提早做好准备,仓储、运力大规模扩容,较往年大为从容。背后,以“双十一”为标志的电商迅猛发展催生出快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尤为引人注目。

■ 据新华社

四年间快递业发生了什么?

回想2009年第一次“双十一”促销,快递业被闹了个鸡飞狗跳。据韵达太和分公司总经理潘朝凌回忆,那一次站点爆仓,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所有分拨中心排满卡车,快件滞留途中。

四年间,快递业已是另一番模样。从最表层看,是硬件设施的大规模升级扩容。韵达速递今年前某省的分拨中心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现在已经有23万平方米;圆通速递近年来不断添置全货机,目前已经有四架,计划未来十年内将发展到20架的全货机机队……

在人力和车辆配置上,各家快递企业亦是大手笔布局。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今年“双十一”前,各快递企业投资新建、改造分拨中心300余个,新增干线班车2500台,新增航空日均运力800吨。

从过往教训看,快递高峰期爆仓主要原因不只在硬件,更在于加盟商体系沟通不畅,指挥不灵,总部鞭长莫及。

近几年来,快递企业一大明显趋势在于强化控股省级分公司和分拨中心,将网络枢纽操控在总部。同时,组建覆盖全网络的信息系统,从派送员、站点、卡车司机到分拨中心,全程联网,对快件运送进行监控,不断调整仓储和运力配备。至今,普通用户也可以很方便在网上查询到快件运送的进度。

此外,快递企业正尝试并推广与电商实现直接系统对接,以方便快件的短周期、高频度发送。

绸缪电商红利之后

近几年以年均50%-60%速度猛增的电商,以“双十一”这样的极端方式迅速催熟快递行业。

“这几年大量添置场地设备,不担心闲置,担心不够用。”百世汇通华南区总经理孟宪军表示,每年经历“双十一”后,快件单量都上升一个台阶,高峰时为平时三倍,之后虽有所回落,还是比平时增加一倍。到了第二年,即使淡季也能达到前一年“双十一”的均值。

不过,繁荣背后,亦有业内人士提出隐忧:“双十一”为快递行业带来盛宴的同时,也造就了其虚胖的体质。但电商增长速度终将放缓,红利消失之后,依靠密集劳动力野蛮生长的快递行业能否适应,将是继“双十一”之后下一波考验。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