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英镑与金本位制

英镑与金本位制

2013-11-22 01:56:5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学者呼吁回到金本位制,因为这样可以限制货币超发、滥发,遏制美元过度的特权。而凯恩斯则认为金本位制是野蛮时代的产物,金本位制到底如何影响了货币历史呢?全球性的金本位制度存在了也就50年左右,1821年英国率先实施金本位制度,当时也是困难重重,但是与金本位制捆绑在一起的英镑却意外成为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霸权性货币。

如上一篇专栏所写的,拿破仑战争期间,英格兰银行在事实上承担了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职责,英格兰的银行券停止了与黄金的兑换,战争期间英格兰银行券扮演了法定货币的角色。银行券要比铸造金币更节省成本,继续使用不是一件好事吗?战争期间,银行券之所以没有被抛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1797年通过的《银行限制法》里面有个条款,就是该法在战争结束之后6个月就失效了,换句话说,到时候银行券就可以重新兑换为黄金了。谁知道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几年,到1809年的时候,英镑开始贬值,有人认为这是英格兰货币发行过多造成的,但是英格兰银行认为,只要贸易需要银行券,扩大发行就是安全的,增发银行券和贸易增长相适应是合法的政策。

到战争结束之后,英格兰银行发行的债券规模已经很大了,按照之前的法律,英格兰银行应该恢复自由兑换。但是银行券发行得很多了,还要按照之前的兑换率,英格兰银行岂不是亏大了。1816年英国就通过了金本位制的法案,但是直到1821年才开始执行,延迟的原因在于,金本位制意味着英格兰银行必须将银行券与黄金自由兑换。

对于英格兰银行来说,恢复自由兑换必须要准备好足够的黄金储备,如果一旦公众对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发生怀疑,那么就可能出现挤兑的危机,自由兑换就可能再次中止。另外英格兰银行也不愿意恢复自由兑换,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们认为这是让一家私人银行来承担国家的责任。在提交给财政大臣的抗议书中,银行董事们声称,“银行特定且合适的职责是管理与国债利息支付有关的银行机构企业,委托银行管理的存款和银行惯于为政府提供的普通贷款。”英格兰银行似乎又找不到作为中央银行的感觉了,维护股东及银行的利益成为主要目标。

有些人也倡导发行不可兑换的钞票,问题随之也就来了:谁来控制货币发行量呢?当时的首相利物浦勋爵认为,这将赋予英格兰银行无限发行钞票的权力,他同时指出,政府将自己变成一家发行钞票的银行家公司就已经很愚蠢了,如果将这种权力授予任何一家私人公司,那就更愚蠢了。其实那个时候的政府已经知道,货币发行权是国家主权的核心要素,不能随便交给任何机构。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也认为,需要恢复金本位制度来制衡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发行。

金本位制度不是目的,也不是稳定价格最好的方式,但是却能够给英格兰银行加一个“锚”,所以恢复金本位制度几乎是不可逆转了,唯一可以争论的是以何种方式和速度恢复自由兑换。英格兰银行为了恢复兑换而减少了银行券,增加了黄金储备,结果造成了通货紧缩,恢复金本位制之后的两年,英国经济陷入了紧缩之困,但是银行券恢复到了票面价值,金本位制度最终建立起来。有人将金本位追溯到1717年,当时规定金币与英镑挂钩,恢复金本位制度之后,英镑就成为货币流通的单位,承担了结算、计价和储备的功能。

金本位制度使英镑有了一个可靠的信用基础,扩大了使用的范围,等到19世纪70年代,金本位制度成为普遍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之后,英镑也就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说得明白:大多数中央银行影响本身或世界银根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尽管英格兰银行黄金存量有限,却做到了这一点。这表明,英格兰银行制定了世界利率水平,这就是各国利率一起上下波动、同时其他国家的能力能作用于其国内与国际有限的利差空间。英镑汇票在全球交易或称为外国的紧密替代货币,而英镑汇率则由伦敦操纵,所以金本位制就是英镑本位制。

■孙兴杰(经济学博士后)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