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享受不起的免费医疗

享受不起的免费医疗

2013-12-16 02:29:1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9月初我成为了一名父亲,女儿因出生时体重未满5斤,本该在出院前就接种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等身体各项指标达标后另行接种。半个月后女儿在其出生的市妇婴医院完成了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医生同时告知卡介苗必须在乙肝疫苗接种后15天内到户口所在区的妇婴医院接种,给了我区妇婴医院的地址和电话,并说明只能在星期二和星期五去。接下来几天我一直尝试与区妇婴医院预约合适的接种时间,但电话无人接听。于是我们一家只好直接去医院排队。第一次排队的结果是“疫苗已经打完了,星期五早点来”,第二次是“卡介苗应该在乙肝疫苗接种15天后才能注射”,第三次是“免费疫苗的是限量的,我们医院这个月的配额用完了,你可以去其他区的妇婴医院看看”,然后我们照例拿到了一串永远无人接听的电话号码,最终只好选择在某个星期二起了个大早去离家最近的区级妇婴医院完成了卡介苗接种。

以上就是我女儿“享受”免费疫苗的经历。我们一家为此来回奔波几次,我耗尽了为数不多的年假,她也在长长的充满抱怨的排队人群中不断地哭闹。但是,与免费导致的低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来民众对免费医疗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往人们参照的是似乎已经堪比天堂的欧洲高福利国家,也知道我国经济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自10月俄罗斯宣布其公民将永久享受免费医疗以来,对经济实力的担忧似乎就该抛诸脑后了。要求实施免费医疗的理由也很简单:医疗是关乎生老病死的重要民生项目。按以上逻辑,“民以食为天”,吃饭才是最该免费的事情。在我国,吃饭确实免费过,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要破除“免费”迷信,首先应当认识到,政府不能凭空创造福利,免费医疗必以财政收入为支撑。其次,医疗资源到底应交给市场还是完全由政府分配呢?交给市场并假以时日,卖方自然能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这跟其他行业没什么两样,竞争导致优胜劣汰,从而达到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交给政府并“免费”,就像我所经历的那样,要获得合适的医疗服务,只能依赖于排队的耐心或是插队的能力(比如认识医生)。此外,由于收入并不直接来源于病人,医院没有动力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那些永远无人接听的电话和错漏百出的指引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众人艳羡的英国,为了解决如何“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的难题,全民公费医疗服务机构(NHS)雇佣了超过140万人,差不多占该国总人口的1/60,2003年其开支占GDP的7.7%。即便如此,2007年5月有公开数据显示,当时仍有近四成肿瘤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白内障手术的平均等待时间为8个月。无独有偶,近年来也有为数不少的加拿大华人因不堪忍受免费医疗排队之苦自费返回中国就医。

认为自利的市场无法保障民生的人希望医疗免费,不但干扰了价格在资源分配中起作用,更引入了无人与之竞争的政府的自利。长此以往,所有人都将为之付出包括税收、时间、健康在内的高昂代价,免费医疗将贵到让你享受不起。

■ 钟再思(广州 财经专栏作者)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