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光谷下个千亿产业现雏形

光谷下个千亿产业现雏形

2013-12-20 02:12:26 来源:长江商报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手机抗电磁干扰测试。

工人戴着指套测试手机屏幕。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赵端 摄

长江商报消息 联想入驻,引来移动互联网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武汉

■大学生记者 王锋琪韩碧瑾 记者 马秀佳 郑玮 通讯员 杨烁 彭斯梦

联想在武汉挥动一下翅膀,全国的上下游供应链随之“位移”。

来自台湾的奇宏科技本月在凤凰山光电产业园开建基地,计划投资超50亿元,主要经营触控模块、触控面板、摄像模块、转轴及散热模块业务;本土企业武汉天马微电子的显示模组订单也随之大增……

“企业的到来,使得订单增加,就业岗位也多了起来,我们已经多次帮助企业在高校招募人才了。”东湖开发区人士透露,联想武汉基地补齐了光谷移动互联产业短板,光谷将用5到10年时间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初步估算,5年内武汉基地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加上配套的相关产业,一条千亿规模产业链将崛起。光谷继光电子、现代服务业后,将再添一大千亿级支柱产业。

联想入驻激发移动互联产业活力

尽管背靠光谷,但武汉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几乎是空白。对此,创业一年多的武大毕业生陈毅豪深有感触。在他看来,“武汉缺少一家说得上名号的移动互联网大公司”。因为缺少平台,他身边的同学大多选择了去北上广的知名IT企业。

联想此次入驻,或将为武汉移动互联网产业起步增添亮色。陈毅豪表示,“依托联想,一系列与移动互联网相配套的产业能得到更多发展空间”。他分析,目前武汉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出硬件公司多而不精、软件研发整体力量薄弱的特点,联想武汉基地投产对于激励技术人才回归、增强硬软件研发有积极促进作用。

知名分析咨询总监付志勇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是从硬件到软件、商业 应用的递进式开发过程,而目前武汉仍处于“重硬件”阶段。武汉移动互联网产业要迅速成长起来,不能仅仅依靠类似于联想的大企业带动,还应以市场为驱动,依托高校培养、大企外招两种方式把好人才关,建立起创业孵化基地。

集聚优势串起完整配套产业链条

在武汉成长起来的一批配件生产商们,最先感受到联想落户的“利好”。天马微电子与联想合作时间已逾7年,据其武汉处副总经理周云志介绍,“液晶面板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这几年天马供给液晶面板模块比例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目前已占到联想智能机总配比的30%”。

作为武汉目前唯一已与联想“联姻”的企业,周云志认为,未来“双方合作会进一步扩大,联系更紧密”。他举例,由于两家厂房相隔距离较近,在物流、售后、服务三个方面的合作空间会更大。

此外,除拉动本地配套产业外,联想直接吸引了多家外地供应商入驻。据悉,作为面板和模块供应商之一,奇宏科技已于今年12月份在凤凰山光电产业园开建奇宏电子(武汉)产业基地项目。而在联想提供的32家核心供应商的名单上,东湖开发区正向这些企业挥动橄榄枝。周云志透露,部分与天马有稳定合作的华南供应商也陆续在武汉周边建厂投资。

按照业内初步估算,5年内围绕联想MIDH产生的产业链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将顺势产生开发区最大的企业和下一个千亿产业。

人才回流明年底一线员工将达8000人

家住武汉的刘晨,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今年11月成功拿到了联想研发类岗位意向书。“原本想毕业后去北京、上海等地方去闯一闯,现在可以在家门口直接实现就业。”刘晨认为,发达地区机会相对来说会更多,但生活成本也偏高,在自己家乡可以就业更稳妥。

今年8月份,联想武汉基地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高校签下人才合作协议。“目前员工数量已达到3000多人,我们的招人还在持续进行”,昨日上午,联想集团副总裁关伟表示,现有的3000多员工中包含一线生产员工、维修员工和管理研发团队。

记者浏览几大招聘网站发现,目前武汉联想还在持续招聘中,且计算机、电子、设计、机械、英语、技工类人才在招募人群中占比较大。

“预计到明年年底,联想武汉基地一线生产员工就将突破8000人。”关伟表示,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可以提供一万多个就业岗位。

业内人士称,随着联想、富士康等大企业集聚武汉,对于武汉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也会有积极促进作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卢炎生曾表示,联想入驻,将需要一些研发新力量和大量一线技术工人,对于拉动本地产学研发展来说,有很大潜在空间。

政府应尽量把握好“扶持外来大企业、鼓励本土中小企业发展”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武汉一知名光电子企业负责人

湖北现在大环境偏重于“招商”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本土中小企业的培植。

——奥星粮油董事长梁红星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