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别因“疫苗有风险”就否定疫苗接种

别因“疫苗有风险”就否定疫苗接种

2013-12-25 02:47:3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近来接连发生多起疑似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将疫苗生产公司和监管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因致死婴儿尸检报告尚未完成,又让一系列事件迷雾重重。调查发现,“偶合死亡”背后本身便存在婴儿是否需要在出生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的争议。

究竟是“偶合死亡”,还是由疫苗接种所致,当然要彻查。在查清楚之前,基于婴儿死亡与接种疫苗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有必要启动应急叫停机制。但因此便对疫苗接种全盘否定,甚至引发公众对于疫苗接种必要性的排斥,有失科学。

由于疫苗生产本身的技术限制,及接种者个体之间的差异,疫苗接种存在不良反应风险是常识。通常认为,疫苗的不良反应率只要小于1:50000~1:100000都是安全的。

对于“疫苗受害者”的确该有相应救助机制,但若因此否定预防接种,甚至认为不接种疫苗更安全,或是因小概率的风险而放弃预防接种给社会带来的整体健康收益,在这方面,并非没有教训。

1974年,英国媒体报道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之发病率由之前接近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百日咳疫情。类似因“抵制疫苗”运动而引发大范围疫情的案例在日本、欧洲都曾发生。

对于疫苗不良反应,固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并确保不良反应的及时公开,从而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风险可控。但若因“疫苗有风险”,便简单怀疑与抵制疫苗接种,却极可能走向歧途,并衍生更高的公共卫生风险。

据12月24日 《新京报》,作者武洁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