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机集团董事长吴盛玉。本报记者 刘源 摄
长江商报消息 ——专访武汉市明星企业家、武汉铁机集团董事长吴盛玉
■本报记者 张学荣 实习记者 李梦月
如果不是见到吴盛玉本人,很难想象一个掌握着上亿资产的企业家竟会是个残疾人。作为武汉铁机集团董事长,吴盛玉的创业之路走得艰难而曲折,他说:“我只有一条腿,所以每次只能做好一件事。”正是凭着对事业的专注和投入,他带领着铁机集团实现了三次跨越式发展,铁机未来的路将越走越稳、越走越顺。
村企结合的“铁机模式”
在创办铁机集团之前,吴盛玉做过修鞋匠、开过副食店,后因做废旧钢材回收生意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于自身勤奋努力和经营有方,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虽然他一直谦称自己当时只是“个体户”,但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吴盛玉的个人资产就已达上千万。
1999年吴盛玉所在的和平乡铁机村进行换届选举,村民们一致推选他担任村委会主任。这对吴盛玉的人生来说是一次转折,也是事业发展的另一个契机。吴盛玉说:“管好一个村比管好一个企业累多了、忙多了。” 刚上任时,铁机村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危机,全村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300多名退休老人每月100元的微薄生活费及全村30余名行政人员的工资全靠廉价出让土地来维持。
吴盛玉拿出了企业家的魄力,大刀阔斧地进行村委会管理改革和作风整顿。为了纠正村委会松散的工作作风,他让员工从拖地、打扫卫生等小事开始做起,培养员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现任铁机社区书记的李光梅说,她在铁机集团工作中,曾整整拖了一年的地才被吴盛玉委以重任。吴盛玉说:“这就是我考验员工和锻炼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铁机村建立了制造工业园、铁机学生公寓、武青三干道商网、消防市场、花卉市场、建材市场等多个经济实体,现如今已跻身于武汉百强企业之列。
多元经营打造“铁机商圈”
2009年,武汉市全面启动对城中村的改造建设。铁机村也进入了向城市化转型的新阶段,改造的首要任务是组织村民和商户搬迁。“在搬迁过程中,几乎没有一户村民有怨言。”吴盛玉自豪地说。
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完成,集团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依然是围绕“土地”做文章,这一次吴盛玉打算借用城中村改造配备的土地,建成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由集团自己投资管理经营,也可以采用招商引资的方法,或是按比例控股经营。”
吴盛玉对新社区的建设已然有了明确而清晰的构想。铁机村还建楼一期工程于2012年9月完工,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阶段。一期还建小区——铁机盛世花园北靠团结大道,东邻园林路,西临武汉二环线,南与欢乐大道相邻,紧邻地铁4号线铁机路站,社区周边配套建设已逐步完成,吴盛玉规划的“铁机商圈”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下,繁荣指日可待。
近年来铁机集团逐步由松散的产业结构模式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转型,铁机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家具建材市场以及物业管理等也都朝着更加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发展。
吴盛玉语录
我只有一条腿,所以每次只能做好一件事。
管好一个村比管好一个企业累多了、忙多了。
吴盛玉理念
为了纠正村委会松散的工作作风,他让员工从拖地、打扫卫生等小事开始做起,培养员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