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六大集团呼之欲出 将获生产配额、指令性计划等政策倾斜
据经济参考报 酝酿已久的稀土大集团方案终于出炉。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独家获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大集团方案,近期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按照方案内容形成“1 5”的格局,包括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团,早在数年前就布局稀土行业的五矿和中铝两大央企,以及赣州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团。
以大集团为中心,构建稀土全产业链条,并真正改变数年来稀土散乱的状况,实现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国家谋求的重要“蓝图”,稀土产业也成为我国珍贵的矿产资源领域整合的“样本”。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下一步包括生产配额、指令性计划、新增采矿证等一系列政策,总体会向大集团倾斜。
“国务院2013年12月下旬开的会,会上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了上报的稀土大集团方案,目前文件批复已经到工信部,估计很快就会正式对外公布。”上述人士对记者说。他透露,目前获得批复的大集团方案,实际上是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总体发展框架,主要以现有涉及稀土业务的重点企业为主体,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合理的稀土产业发展格局,从而实现稀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上述人士还透露,方案获批仅仅是开启稀土整合大幕,根据国务院授权,下一步工信部将启动核准的一系列工作,对于上述六家纳入大集团范围的稀土企业来说,需要准备详细组建方案并向工信部申报,获得批复才能最终进入稀土大集团行列。
据悉,纳入稀土大集团版图的六大稀土集团,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广东、福建等稀土主产区。记者了解到,和包钢稀土、广晟有色、赣州稀土、厦门钨业等地方国企以掌握资源为纽带进行的集团化整合不同,两大央企在稀土霸主争夺战中胜出可谓“不易”。在获得上游资源无门的情况下,央企涉足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渗透路线”,即通过兼并重组下游冶炼分离和深加工行业,逐步向上游渗透。
W IN D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由于稀土收储迟迟未能落实,稀土类股票表现不佳。截至2013年12月31日收盘,包钢稀土2013年累计下跌了40.10%,厦门钨业累计下跌了37.81%,广晟有色则累计下跌了33.57%。而从201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看,稀土企业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广晟有色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91 .75%,五矿稀土下滑了6 1 .8 3 %,厦 门 钨 业 同 比 下 滑 了54.08%,包钢稀土则下滑了21.64%。
■相关新闻
五矿发展获注大股东百亿铁矿资源
据中国证券报 五矿发展1月3日晚间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五矿股份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邯邢矿业100%股权和鲁中矿业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1月6日复牌。
根据方案,上述交易标的预估值约为99.27亿元,公司拟以每股12.5元向五矿股份发行约79416万股,并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09亿元。
邯邢矿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独立铁矿企业,主要从事地下铁矿石采掘和铁精矿磨选等业务。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8.09亿元、45.38亿元和22.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21亿元、5.56亿元和4.15亿元。
鲁中矿业是国有大型地下黑色冶金矿山企业,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钢铁原料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莱芜和烟台。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25.32亿元、20.65亿元和10.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1.84亿元和1.56亿元。
五矿发展表示,本次重组将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责编:ZB